醫療上各國有各國的特色,比如這個過敏,華國的過敏一部分是呼吸道過敏,更大一部分是藥物注射的過敏。
很多時候,消化道能進入的,未必就能經過血管,雖然吃進去的東西,很多都會經過消化道進入血管,但跳過消化道直接進入血管,雖然直接了,但你也太不拿消化道當回事了,幾十米長的腸道難道就是一個傻大個嗎?
比如花生過敏,全球最嚴重的花生過敏就在金毛,甚至有傳說,金毛人都能用花生殺死情敵。
這個是不是傳說不好說,但按照循證醫學和流行病調查來看,金毛的新生兒中對於花生敏感超過11%,東亞這邊棒子國略高,超過了0.4%。
丸子國、李家坡還有華國,對於花生的過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玩意首先就是烹飪方式的不同,很多人比較西化,搞個什麼烘焙之類的,有的還要去報個烘焙班。
其實這玩意一點都不先進,也沒啥炫耀的。
比如花生,東亞這邊的蒸煮和油炸就會讓花生過敏源減少,而金毛烘焙則會增加過敏源。
當然了,這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年二戰的時候,因為青黴素的不穩定性,一天注射最少需要八次,有科學家為了穩定青黴素,直接就把花生油作為穩定劑結合青黴素注射到了人體中。
穩定是穩定了,這也早就了當年金毛過敏大爆發。
而手術其實也是有差異的,比如金毛的手術和華國的手術就有差別。
華國患者罵醫療,但很少罵手術的排隊。
金毛的患者也罵醫療,他們罵的最多的是排隊。
這裡面就有一個巨大的差別,華國的醫院裡,醫生最不喜歡乾的就是住院總。但是個想追求進步的醫生,都要經過這個脫皮一樣的職位。
比如茶素普外的住院總,從早上開始,都可以不用參加晨會,甚至都可以不來科室報道。
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待在手術裡面,什麼都不幹,病歷不用寫,患者不用看,就一件事,做手術時!
從早上上班手術一直可以做到凌晨2點。就這個職位這麼殘酷的一個職位,很多醫生這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因為經過這個職位的醫生,護士們同事們在主任不在的情況下,都可以喊對方主任了。
這個住院總到底是誰發明的,現在不可考,但當年萬嬰之母也經過這樣殘酷的篩選,當然了,當年的篩選更尼瑪過分,女的,想當醫生,想在中庸做醫生,可以,首先發誓不結婚。
而張凡今天的這臺手術,做完以後,觀摩的醫生們都不滿意。
因為這臺手術的操作太複雜了,複雜的他們都沒有看懂,而肺癌,尤其是這種單孔操作的肺癌根治術又需要大面積的推廣。
就算縣級城市無法推廣,最少要在地級三甲醫院推廣開。
可問題出來了,自己都看不懂,這尼瑪怎麼推廣。
穹窿手術室的辦公室裡,一群人臉上帶著不忿,拿著王主任泡的茶,解恨一樣,不管有沒有喝茶的習慣,反正要王紅多放一點。
張凡笑呵呵的,喝了兩口茶,略微休息了一會,然後笑著罵了一句:“你們脾氣還不小!”
這話一說,大家都笑了。
適當的表示不滿當然可以,但不能過頭,尤其是外科醫生面對張凡的時候。
“來,咱們先看解剖分解圖。”
說實話,張凡的這一手解剖圖,很多人都以為是童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