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研界的抄襲事件比較少,有也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在華國抄襲發生最多的,都是山關邊外的一些醫院,比如肅省,比如清湖省,或者賣茶省一類的地區。
難道,發達的城市或者頂級的三甲醫院的醫生們隨著技術的提高,品德也提高了嗎?
不是,更可怕。
因為他們擅長的是霸王硬上弓。
抄襲這種事情,就是掩耳盜鈴。或許當時能幫上一點忙,但遲早會暴雷的,幹這種事情的,都是在行當內混的不怎樣的。
實在沒辦法了,眼看著歲數大了,職場上不去了,或者沒辦法畢業了,這才幹這個事情。
上一點檔次的大佬,都是硬來的。
比如首都的幾個醫院,主任手底下有科研好的人,主任對他很好,不用手術,不用門診,工資獎金全付,就一個要求,去做科研。
對方一年到頭,腦袋都忙成禿瓢了,出了成果還要先把別人的名字掛上。
再厲害的,能諸侯一方的,一般就比較隱晦了,比如他們科室或者他的實驗室裡有且華國只有一兩臺的裝置。
然後,他就讓聽話的來用這個裝置,用這個裝置,每年都能弄出幾個硬邦邦的論文,不是這些聽話的水平高,而是別的地方沒這個裝置!
然後靠著這些論文,他的徒子徒孫走出去都是一方大佬。
還有更高階的,這一級別就是真大佬了。
比如他研發了一款藥物,號稱填補了某項空白,據說可以抑制某些疾病的程序。
然後從論文到臨床實驗,什麼資料都有,甚至資料複雜的一般醫生根本就看不懂。
然後藥品上市,又沒有效果的,反正能賣幾百億,這個可真不是誇張的。
藥出來了,不光藥企維護這個大佬,後來者,盯著這個藥品做後續科研的,也要維護這個大佬。
這個大佬賣的苞米麵糊糊,都能吹成神藥。
有人說,其他藥企不會揭破嗎?
這就是壟斷行業的優點所在,別看國外好像有很多藥企。其實真正有實力的也就那麼幾個。
而這幾個裡面的股東又千絲萬縷的相互勾結,一般人根本就弄不明白。
所以,張凡對於雲集平臺這一類的事情不是很看好,醫藥類的千萬不能被私人壟斷,一旦壟斷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出來。
張凡這一次的劍走偏鋒,一下砸的醫療圈楞是禁言了好幾天,就感覺像是威信群被封了一樣。
知道原因的默不作聲,不知道原因的還以為群裡人都忙,不說話了。
首先第一個冒出聲音的是各大醫學院,當第一個醫學院宣佈今年腦外博士畢業答辯延遲以後,後續的大學緊緊的跟著釋出了這個訊息。
大家都有點納悶,這是怎麼了,難道今年的博士選題都一樣嗎?
其實是因為很多導師出問題了。
因為張凡的圍脖這麼一發,很多早些年靠著中風後腦細胞恢復聘了職稱的現在尷尬了。
尼瑪這就有點像是上班三十年,結果發現自己的大學是個假大學,可自己這三十年也幹了點事情啊。
這事情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