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醫路坦途>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姿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姿勢! (1 / 4)

醫院的禮堂裡,如果站在二層樓上往下看,不仔細看,還以為下面的人都把褲子脫了屁股朝上呢。

醫療行當的從業者,在禿頂方面其實不比碼農好多少,特別是外科手術多的醫生,口罩帽子一扣,頭皮血液迴圈不好。尼瑪丁丁缺血都抬不起頭,頭髮也一樣。

只不過是人家自己死給你看罷了。

很多人喜歡帶帽子,如果頭髮多頭髮濃密,倒也無所謂。如果本來稀稀拉拉的沒幾根還是少戴為好,比如當年頭髮鬍子連在一起,唱著第一場雪的那位,結果怎麼樣,這才幾年,戴帽子把自己給戴成禿瓢了。

茶素醫院的禮堂裡,這個時候前排的大佬們身體不由的向前傾,甚至有的大佬不光自己看,還讓助手錄製錄影。

不過這種三手錄影到時候估計清晰度也夠嗆。

可張凡的毛病,他們是清楚的很。

連個觀摩手術都有門檻,估計等會要影片也比較麻煩。

往年的這種國際年會,並不是這樣的。

一般情況下,要定一個主題。

就和開飯館一樣,一般都要有個主打的菜系,比如川菜、湘菜、海鮮、天上人間。

然後會有一些經過組委會稽核的專家,上臺開始演講他們最近的一些這方面的成果。

比如點了幾個妹子,花了多少錢,妹子事後回饋是什麼樣,第二次去妹子的態度和第一次有什麼差別。

雖然比喻粗俗,其實都差不多。

而且,這種會議一般是五天,最後一天是總結,然後往往這種會議結束後,新一年的臨床指南就會按照這些大佬們的演講做出一些修改。

每年都如此,等這些指南釋出以後,很多國家,就開始翻譯修改自己國家的臨床指南。

有時候不說是一模一樣把,但幾乎就沒什麼變化。

醫療這玩意有時候聽起來很矛盾。

比如個體化一直在強調,缺什麼強調什麼。

可在日常治療中,誰求給你個體化。

現在有的醫院,幾乎都不查體了,看病就看檢查報告單。然後開藥收錢走人。這樣的操作,有個錘子個體化。

而且,有時候執行單位和監管單位出矛盾,比如臨床指南,這玩意是個指南,並不是法規。

可監管單位不管,你闌尾炎為什麼用奧美拉唑了?人家指南上都沒有用,伱為什麼用,你比人家指南還厲害嗎?扣錢。

所以,醫療這玩意真的複雜。

手術做的很快,因為張凡要開心外培訓班,平日裡不光在茶素醫院的手術檯上做,每天也會在系統裡做。

所以,這次的手術比張凡在首都的時候,又提升了不少。

一旦一個技術成型,剩下拼的就是熟練度了。

醫院正大門的路已經被封了,人可以過車不能過。

老百姓肯定不樂意,開車掉頭的時候罵罵咧咧的走了。

可有些步行的感覺好像也是受辱了一樣,罵罵咧咧的。“長槍短炮的,這是茶素醫院院長被留置了嗎?警察帶著記者來起贓嗎?”

因為茶素醫院的規模擴大化,對於老百姓來說,看病比以前是麻煩了。

以前的時候,有個頭疼腦熱的,進門掛號就能找專家。

有時候比如週四週五人少的時候,甚至一個號都能讓三四個醫生圍在身邊。

可現在,尼瑪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烏泱泱的,別說找個椅子坐了,就連上樓的臺階都一層一層的如同堆麻袋一樣,坐滿了人。

而且幾乎都是外地人。

這就讓這些茶素的老人們有點不樂意了,醫院的水平提高沒提高不知道,反正知道的是,看病比以前難了。

而且他們是本人,知道總院分院的差別,頭痛發熱的你讓他去分院,他能拉著你去投訴。

所以,茶素醫院的分流制度,除了一些入院的手術和住院的患者,這種門診患者其實幾乎做不到分流。

但凡不住院不做手術,尼瑪一百斤的患者,九十斤是反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