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醫路坦途> 第130 可惜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0 可惜啊 (1 / 3)

手術的技巧,天賦是一個方面,但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前幾十年,醫療系統強調技術而不強調技巧。

當初有個笑話,三甲醫院的專家不會看感冒,聽著好像很搞笑,其實是真事,然後國家覺得這樣下去,醫療總體學歷倒是追上國家化了,可尼瑪醫療水平越來越差了。

這才有了規培制度,優點也有,缺點也不少,有點揚湯止沸的感覺。

簡單的說醫學學歷其實就是技術,而實際應用就是技巧,這方面茶素是吃了大虧的。當初茶素醫院剛剛有點起色後,張凡和歐陽南下招聘。

招聘了不少學歷和在校成績特別優秀的博士和碩士,可兩年的時間,並沒有如同他們成績一樣,在醫院幹出出彩的工作來。

一方面和茶素是基層醫院的因素有關,另一方面和醫療教育有撇不開的關係。

當初的那群人,會讀書,會考試,會寫論文會做試驗,就是尼瑪不會看病。內科還好一點,可外科,有一個算一個,基礎手術到目前沒拿下來的博士都有兩三個。

幸虧茶素有了國際醫科大,不然這些博士都能稱之為不良資產。

比如李存厚的團隊,原本說他們是發明參與者,對異體移植的材料應用應該比別人厲害,可讓人想不到的是,這群人裡面包括李存厚,一旦手術難度提升,他們就坐蠟了。

而中庸,整體幾乎可以說是華國醫療的天花板了。

術者主刀:張凡,以前張凡飛刀的時候,填寫手術記錄的時候很尷尬。

麻醉之前,手術包開啟之前,巡迴護士要再一次的確定手術醫生的名單,就算人家心裡知道,也要在手術室內問出來。

這是巡迴護士的監督權之一。以前的時候,去外地飛刀,遇上聰明一點的護士,就會說,主刀張凡,張院長。

這種說法雖然是錯誤的,但畢竟好聽一點,因為手術室內,這種確認是不說行政職務,而是職稱的。

比如說主任,說的是正高階別的醫生,而不是科室的負責主任。

也有老實的,直接喊出,主刀住院醫張凡。

不光張凡尷尬,請張凡來飛刀的主任也尷尬。

現在好了,沒以前那麼尷尬了,主刀張凡博士,聽著就大氣。

一助李存厚院士,二助面板科馬玉生副主任醫生。

其實,等上了手術檯,李存厚的一助就讓人馬主任給代替了。李存厚就在器械護士的器械臺上幫著準備異體移植的耗材。

和李存厚合作,張凡做的時候就好像和慢半拍的人合作。明明都進去了,等著對方給反應,結果沒等到,然後繼續下一步的時候,這個貨尖叫出來了,讓準備第二步的張凡都能神經了。

他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都進去了。

幸好和李存厚合作的多了,張凡也習慣了。

不過和馬主任合作就不一樣了,從張凡提著刀的那一刻,就感覺不一樣。

這個怎麼描述呢,就如同一個肌肉男對上了一個肌肉女,有來有回,而且還能給對方一種緊迫感。

就好像肌肉女始終緊繃著肌肉要上來的感覺。

切皮,牽拉,止血,都不用說話,更不用張凡拿著鑷子做出提示。

每一步的動作配合的嚴絲合縫,張凡的刀在哪裡,人家的吸引器就在哪裡,張凡的剪刀在哪裡,人家的鑷子就在哪裡。

而且,畢竟是當老了主刀的馬主任,手術檯上,他更能體會到怎樣擺出姿勢會讓張凡更舒服,這個話絕對不是開車,而是正兒八經的事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