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尼瑪強了,從切皮開始,紗布都才用了一塊!”很多年輕醫生,說不上手術到底哪裡好,可最明顯的出血量在手術檯上放著。
他們主任,甚至他們院長,切皮到入肝,五六塊紗布早就浸透了。可人家張凡,都見到肝臟了,一塊紗布都還沒浸透。
肝臟手術計算出血量很重要,早些年的時候,張凡師祖裘老爺子他們從國外剛回來的時候,手術室真的簡樸。簡樸的甚至無法計算出血量。
怎麼辦?
老頭髮明瞭血褥子,就是在患者身下放一大塊棉布墊子,等手術結束後,再稱重這個墊子,然後計算出血量。
隨著手術室裝置的更新換代,電刀、明膠等一系列止血裝置和藥物的應用後,出血量比以前少了很多很多,可像張凡這樣,都進入腹腔了,一塊紗布都還沒用完。
這就由不得別人不驚訝了。
手術是什麼,手術就是一個一個小的細節,最後積累成一個大的成功。
手術,這個領域,天才太多太多了。有的是漸悟,水到渠成的,就像是相親、戀愛、結婚、洞房,然後明白,原來世界上還有如此好玩的東西。
而張凡,則是另一種,頓悟!比如所普外手術,在系統裡大量的練習,然後在師父的點撥下,忽然在一臺手術上,張凡的普外手術一下就感覺透亮了。
這玩意漸悟和頓悟,到底哪個強,說實話,不好說。但頓悟更吃天賦。
漸悟的結果是有跡可循,大部分人都這樣,一臺一臺手術積累出來的,可頓悟不一樣,這玩意就如同開了天眼一樣,張凡能預判出出血點。
可別人不理解啊,看著張凡好像在手術當中各種無效的動作,明明沒有一點點出血的跡象,可止血鉗早早就鉗夾了。
幾個主任級別的助手,一腦門子的問號。
“這是在幹什麼?”
不理解,可結果在眼前,從手術開始,張凡的電刀幾乎不冒煙,就是點灼。有些外科醫生用電刀,真的粗糙,知道的是在手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尼瑪渣子洞的特務穿了白大褂呢。
用電刀的時候,放在組織上,吃啦啦燙的脂肪肌肉都冒泡泡了。
而張凡提點之間,就像是一個精靈一樣在花蕊間跳舞。
主刀做的靈巧,助手配合的也舒服,跟著張凡的手術刀就行,刀在哪裡,吸引器跟在哪裡,刀在哪裡,拉鉤跟在哪裡。
真的,這種感覺特別的美妙,助手們都覺得這種手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手術,主刀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有的主刀做手術,自己累的要死不說,還把助手罵的飛起。摔器械,罵醫生,罵護士,弄的好像他有多厲害一樣。
就像是眼花繚亂一陣,直接就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零槓五。
如果說骨科的手術,還能讓大家明白,張凡的技術有多高,到了普外,直接就是看都看不明白。張凡不講解,張凡說不說下一步要幹嘛。
他們最多就是隱約明白,張凡要幹什麼。腦海裡面沒辦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這就是頂級外科醫生,和普通專家的差別。
技術行業的可怕之處就在這裡,原理結構大家都明白。肝癌的切除,說白了就是,先結紮腫瘤附近的血管,然後用手術刀把腫瘤和正常的組織慢慢剝離,最後清掃淋巴,關腹結束!
就這麼簡單,三句話可以說清楚。
但,能做到的人不多,做到張凡如此地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說實話,張凡現在的技術,已經和十年前的師伯技術差不多了,可以說不分伯仲的,但現在讓老頭再來,老頭絕對做不出張凡這種級別的手術。
這也是師伯看到盧老頭不滿意的時候,還會給張凡打掩護,因為張凡的長項就在手術上。
真的,師伯他們這種級別的老頭,當看到一代比一代更強的時候,才是最欣慰的。
當年裘派在漢江那麼牛,可為什麼後來都快成了某某某,經濟是一個原因,但人家三川醫學為什麼起來了?三川的經濟難道也超越了魔都?
最終要的是,接班人沒有一個抗梁的人物,說句不好聽的話,裘派漢江就像是笑傲江湖裡的全真派。
王重陽逝去、郭靖離去,導致的就是隻有輝煌的過去。當年如果把師伯留在漢口,你試試。現在的漢口照樣也是華國肝臟外科邁不過去的一道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