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凡一行人在飛機上的時候。
柳葉刀刊發了一篇重量級的腸道腫瘤論文。
而且還是茶素醫院刊發的。以前發表的論文,重要歸重要,但不是什麼大的發明。
要不是一個小的新發現,就是在手術技術上的革新。
這種論文就是厚積薄發中的厚積,對於醫生聘職稱什麼有幫助,還提升不到讓非肝膽學科以外的人關注。
可這次發表的腸道腫瘤論文就不一樣了。
丸子國和茶素合作快一年了。
從合作開始,丸子國先是從他們國家本地號召病號,剛開始的第一波時,茶素人都驚呆了,因為他們發現忽然街上多了好多鞠躬的人。
結腸癌症,全世界人數排名第三的癌症,而且,丸子國這邊還特別多,不知道是基因問題,還是吃刺身吃多了的問題,他們國家就連元首都有這毛病。
據說有個笑話,說有一年丸子國首相給他們皇帝彙報,結果兩小時的彙報,首先跑了七八趟衛生間。
皇帝還好奇,以為首相看上他們家馬桶了。
所以,丸子國當看到張凡在腸道上的手術水平時,就開始大力的和茶素醫院合作。
原本想著把張凡勾引去丸子國,可八零後是在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這種一到放假的時候,反反覆覆播放下長大的一代,絕對不是和下棋的那位一樣。
是不可能去丸子國的。
所以,丸子國只能和茶素醫院合作了。
但是醫學研究,貴的其實不是實驗室裡面的東西。
而是臨床試驗時候的經費。
比如一款新藥要研發。
這玩意,研發的時候目標就是對著心血管去的。
先是動物活體試驗,還有解刨實驗。
可動物著玩不能和人溝通啊,只能觀察靶標器官。
結果到了人體的時候,心血管的功能太一般了。
可讓醫生們意外的發現,這玩意竟然對第三條腿有效。
說實話,要是對第三條腿沒效,偉偉估計當年就直接死在初輪的臨床試驗了。
這些前期試驗和研發都不是最貴的。
往往貴的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很多新藥,死就死在這一塊的。
這種試驗首先要有大量的標本,這種標本就是人,所以好多藥廠都去三哥那邊做臨床試驗。
不是三哥臨床試驗牛逼,而是人家的藥人便宜。
幾億甚至幾十億的研發費用,其實都是花在好幾輪的臨床試驗上。
所以,丸子國本國拉患者過來,太貴。然後就鼓動外蒙這邊的患者過來。
一時間,鞠躬的結束後,茶素街頭又出現了一群穿著相似又不一樣的蒙人。
當地上年紀的蒙人一看,喲這不是幾百年前給我們放牧的後代嗎。
說實話,反正國內的蒙人一說就是他們才是黃金色的,外面那群,都是以前給他們放牧。
大量的投入下,終於見到了成果。
結腸癌,容易發病,容易轉移,死亡率還奇高。
而這次茶素和丸子國合作的團隊,終於發現了一個讓結腸癌轉移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