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下午準備翹班,畢竟要出遠門,想著早點回家。結果人還沒走,斯坦土豪的的私人團隊就來和茶素醫院洽談資金接受問題。
“有錢人太特麼任性了!”張凡雖然想回家,可這麼一大筆錢,不落實踏實了,他也不放心。
所以,帶著一群醫院的會計,還有政府的幹事,直接去和人家的團隊談錢。
好在兩國之間有自貿區,而且,當時設立實驗室的時候,首都的李存厚強烈建議,讓張凡當時的燒傷實驗室註冊在自貿區裡。
當時張凡覺得老李多此一舉,後來隨著實驗室的增多,張凡索性都和老李的燒傷實驗室註冊在了一起。
當初幸虧聽了老李的話,不然後面這錢進進出出的很麻煩。
所以聽人勸啊,吃飽飯。
有人說零售業是現金流,其實正兒八經的現金流是賭擋,六百萬的歐元分分鐘的到了茶素醫院。
張凡看著一長傳的數字,都特麼有了不真實感。
“錢,不能大水漫灌了。”等自己一到賬,趙京津就給張凡說了一句。
因為茶素以前雖然也有實驗室,但總體來說,本來家底就不厚,購置點東西,引進點人才,給新來的發點安家費,給老員工發點福利。
看著多,其實也剩不下多少。因為醫院的運轉是要錢的。
可這次不一樣,以前是餓漢子,就好像是剛戀愛的漢子一樣,多少都沒個夠,就是因為以前沒吃飽過,虧欠的太多了。
目前就不一樣了,看著缺錢,但這個是未來的窟窿,而不是現有的大坑。
所以,趙京津生怕張凡把剩餘的錢又來個發獎金。
這樣雖然皆大歡喜,但長期下去,對醫生們的動力就不足了,人心不足的,大家都一樣的發錢,我為啥去努力呢。
“你的意思是?”
“定編定崗,那個實驗的錢,就給那個實驗多發,給其他人,按照正常係數發,可以高點,但不不能高的太多。這就是動力。”
老趙一說,不光歐陽,就連其他院長都同意了。
“行,哪就在我走之前趕緊把制度定出來吧。”
其實,只要張凡同意,這種制度都是有樣板的。
制度一經發布,茶素醫院有史以來,表面變的風平浪靜,可內地下波濤洶湧。
制度中最大一條就是,以後實驗室和茶素醫院主體的核算剝離。實驗室虧本盈利都是實驗室的事情,和茶素醫院無關。茶素醫院不再進行補貼實驗室。
而實驗室的資金來源主要靠社會捐助,基金扶持,政策傾斜。收益也分成了三塊,回饋社會,購置儀器及耗材,人員獎勵及其薪水。
看著好像實驗室委屈的都沒個固定收入了。
可大家都不傻,茶素醫院看著一年差不多快到五十億元的收入了,其實也就勉強收支平衡,而且一旦政府不給補貼,還要虧損。
首先,最大的一塊支出就是藥費。醫院進藥聽著是自主招標,其實這是畫圈圈的,就如孫猴子的畫地為牢一樣,你可以在這個圈圈裡面翻騰,就算你倒立都沒人管你,但不能出圈。
所以,一個藥費,一個工資,一個基建,茶素醫院的收支就差不多平衡了,想要再幹點什麼,就要靠歐陽去政府鬧了。
而實驗室不一樣,這玩意不是非盈利機構,直接可以算是個企業。而且,以前是茶素醫院,也可以說是張凡自己想弄。
現在不一樣了,有外資進入了。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
所以直接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