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裁判宣佈這個進球無效,並且對霓虹隊員中田浩二出示了紅牌兒!”央視解說員興奮地喊道:“華夏隊同時獲得了一個點球!”
“什麼?!”在一片排山倒海,彷彿能把酒吧屋頂掀翻的歡呼聲中,有兩個少年人大驚失色,面面相覷。
布拉德·弗裡德爾曾經說過,點球對門將來說是穩賺不賠的,因為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罰球人身上,所有人都認為他應該進球。
說“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罰球人身上”或許有失偏頗,因為現在壓力同時還來到了肖堯跟沈婕的身上。
由於他們押的不是“國足勝利”,而是“1:3”這個比分,這也就是說,只要國足這個球進了,對於兩小隻來說,這場比賽就已經結束了。
而眾所周知,在足球中,點球的進球率在80%90%之間。
但事實上,這場比賽已經結束了——因為命運之輪一旦開始轉動,差之毫釐便會理所當然地謬以千里。
要達成1:3的原有結局,即使不說絕對不可能,基本上也是一件讓人不大有信心的事情了。
不僅是純粹的悲觀主義者肖堯,就連沈婕自己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但溺水的人總是會習慣性地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俗稱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肖堯和沈婕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電視機的熒幕。
點球於1891年被引入足球比賽,以處罰那些試圖用犯規手段來阻止進球的人。
1905年,又新增了一條規則,即守門員必須待在球門線上,直到球被踢出。這就剝奪了守門員向前推進6碼的自由——它曾是點球失敗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
1929年,又禁止守門員橫向移動,但常常被忽略,這條規則最終在1997年被廢除。
按照目前足球比賽的規則,守門員必須站在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在球被擊中前不得向前移動。
所有其他球員都在禁區外,在球的後面,至少離球10碼遠。
射手選定,守門員和其他球員就必須就位了,裁判示意後,壓力便開始了!
鄭智在點球點前站定,目光聚焦在川口能活——霓虹隊的門將,身上。
酒吧內的氛圍緊張至極,觀眾們的心跳伴隨著每一刻的緊張而快速加速。
肖堯覺得自己的手心被沈婕捏得發疼。
雨水在窗外傾盆而下,彷彿也在為這一場激烈的較量助威。
裁判吹響了哨子。
鄭智邁開堅定的步伐,將球放在了點球點上。
他的表情冷靜自若,似乎將所有的壓力都化為了堅定的決心。
川口能活站在門線前,眼神同樣堅定。
他也已經準備好了。
隨著裁判的哨聲,鄭智冷靜地邁步,穩穩地將球射向了球門的右下角。
皮球在電視機熒幕上劃過一道漂亮的拋物線——球速飛快,幾乎是不可防守的。
川口能活撲向了球。
但球已經越過了他的手指,進了網!
酒吧內的觀眾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眾人揮舞著國旗,擁抱彼此,歡呼雀躍。
鄭智的點球取得了成功,國足取得領先地位。
而在這一片歇斯底里的狂歡海洋中,有兩個小罕見正在如喪考妣,還不能讓別人看出來他們的難過。
這麼說其實也不太準確,因為肖堯的心態其實也還好。
他甚至有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比如說,等期末考試放榜以後,發現自己果然不及格,就是這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出於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他甚至還有些竊喜。
如果說啊,如果,球賽結果的改變是因為他買了那些足球彩票。
肖堯覺得這錢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