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樓站在皇家京劇大學藝術大樓門口,微微有些失落的回頭看了一眼陸陸續續走出的考生和那棟藝術大樓,苦澀的勾了勾唇角,用力撥出一口長氣。
原本當他在小劇院裡當眾興致勃勃的把自己對京劇藝術的思考和設想丟擲來,以為會引起那十位主考官和眾多考生的重視和反思,誰曾想一些人確實也有所反思,但重視程度卻根本不夠。
十位主考官也對他京劇創新這種說法持有不同看法,最終他那出《梨花頌》哪怕驚豔了在場所有人,可拿到的分數也不過剛剛90分,就比那名女老生徐青多1分罷了。
這個成績如果是其他考生拿到,或許早就已經欣喜若狂了,可程小樓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這個分數加上前兩輪基本功和筆試的綜合成績,他最後的總成績也才剛剛排在第十二名,以最後一名的成績險之又險的透過了這次特招。
“出來了!”
一直等在考場門口的段藍泉等人,一見到程小樓出來就第一時間迎了上去。
“考得怎麼樣,是不是將那些主考官和其他考生震的目瞪口呆?”
“哈哈,這還用問麼,也不看看咱們的程小樓程老闆是誰,應付一次區區特招考試還不是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小樓,透過皇家京劇的特招考試了吧?”
一見到程小樓,段藍泉、潘玉和玉里紅就忍不住趕緊問道。
“勉強算是過了吧,綜合成績排名十二。”
程小樓苦澀的笑了笑,興致明顯不高。
“才十二名?這怎麼可能,難道這一批參加特招考試的人全都是絕世天才麼!”
段藍泉三人同時一呆,十二名這個成績顯然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在他們想來,以程小樓的天賦才情和堪稱風華絕代的扮相,這次又特意準備了從未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的京歌《梨花頌》,就算因為前兩輪的成績稍稍有所欠缺,以前三名的成績考入皇家京劇絕對是板上釘釘的事。
“我提出的對京劇藝術創新的理念,一些考官似乎很排斥。最後一名就最後一名吧,怎麼著也是過了。終究還是人微言輕啊,或許等我在梨園界有了一定的名氣和地位,說的話才會真正有人聽吧。走吧,現在離開學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可不能閒著!”
程小樓眸中閃過一抹精芒和倔強,提著裙襬便大步離開。
段藍泉和玉里紅三人對視一眼,也快步跟了上去。
接下來的這三天程小樓一刻也沒閒著,透過已經進入一家京劇文化發展傳媒公司實習的潘玉牽線搭橋,他重新找人精心錄製了《梨花頌》和另外幾齣戲的伴奏,然後又租了個專業錄音棚進行錄製。
作品準備好之後,他又第一時間註冊了原創版權。
七月初七的早上十點,程小樓坐在電腦前開啟了一個名為梨園之聲的京劇網站。
梨園之聲是華國最大的京劇網站,佔據了百分三十以上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