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樓聽的眉峰一挑,心情也不禁有些沉重起來,170比1這個比例用低的令人髮指來形容都不為過,乃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那些身上真正有功的人,從身形步伐、眉眼腰身等細微處都能窺得一二。
真正的京劇大家跟初入門徑的新人同時往臺上一站,光從氣質上就能一眼看出差距來。
程小樓前世在梨園行裡摸爬滾打幾十年,閱人無數,自然看得出現場這些參加特招考試的伶人大多都不是易於之輩。
其實轉念一想就能明白,明知道皇家京劇大學的特招考試錄取率低的髮指,這些人還敢來報考,自然是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
那些底氣不足的人,甚至連報名參加特招考試的勇氣都沒有。
所以這170比1的錄取率,乃是真正的優中取優,實打實的高手過招。
程小樓甚至不用猜都知道,現場這些考生當中說不定很多人都是各自所在戲班的臺柱子,有些人或許在當地已經成了角兒,追捧者無數。
況且,無論在哪個世界,無論在哪個行業,都不存在絕對的公平。
所以在程小樓看來,如果這次特招真的只有十二個名額,那麼給他們這些人競爭的說不定連十個名額都不到。
“要是連皇家京劇大學的特招考核都過不了,那還何談傳承地球的京劇藝術,不如趁早回家洗洗睡吧。”
聽了會兒身邊其他考生的聊天談話,程小樓忽然自嘲的揚了揚嘴角,壓了壓帽簷重新靜下心來等待考核開始。
或許這次特招考核對別人來說很難,錄取率低的讓人髮指,但他有絕對的信心和把握成功考入皇家京劇大學。
如果身負一個世界的京劇傳承,再加上幾十年在梨園行的沉澱與歷練都考不進去的話,在程小樓看來這次特招那就乾脆一個人都別招了。
因為連他都考不上的話,整個華國梨園界恐怕也只有那極少數登上神壇的角兒才考的進去了。
八點三十分,藝術大樓的門準時開啟,在學校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加特招的考生按照考號有序進入大樓開始第一輪的基本功考核。
考核須知上對每一輪考核的內容只有一個簡單的介紹,比如第一輪考基本功程小樓清楚,但要問他具體考那些內容,那他就一臉懵逼了。
“第一輪的考核速度這也太快了吧......”
當看到第一批進去的二十個人在裡面待了不到三分鐘,就全都退了出來,早已等候多時的第二批人又第一時間快步進入,哪怕自信一定能考上的程小樓,看到這一幕仍然不免暗暗咋舌,對這次特招考核的難度係數又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