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稼地裡的黃豆、玉米和稻子陸續到了最佳收割期。
大隊長和有經驗的老農民在田裡走了一圈,回來後組織眾人開了個秋收動員會。
把秋收工作排了個先後順序。
“先割黃豆、再掰玉米,最後再搶收稻穀。”
秋收一開始,所有人都放下手頭上的副業,一心撲在了秋收上。
好在今年有了拖拉機,不用一趟趟用架車把割下來的糧食拉到曬穀場。
顧逍一車就抵好幾趟。
秋收的第一天,農科所的周教授一大早就到了。
雖說大隊已經抽了人手,幫著林教授收割試驗田裡的雜交大豆。
可他還是不放心,想親自過來看看,一起幫著下地收割。
如今雜交出來的大豆算是第一代種子,至於結果如何,還要等來年種下後才知道。
後續還有漫長的選育工作。
可即便如此,親眼看見雜交後的大豆豐收,周教授還是激動得眼含熱淚。
最起碼,收穫了這麼多種子,明年選育的成功機率就又大了許多。
而且收穫下來的大豆種子和之前的普通菜大豆種子有著明顯的區別。
這就說明,這幾個月的實驗是成功的。
收割完試驗田的大豆,周教授急忙忙帶了一部分種子回去研究。
他前腳剛走,供銷社的姚主任突然來了,還帶著食品廠的孫廠長。
姚主任是受孫廠長所託,順帶著過來催催他的頭花大貨。
孫廠長則還是為上次月餅包裝的事,臨近中秋,他們食品廠生產的月餅已經悉數用改進後的包裝打包發了出去。
顧客們反饋都很不錯。
這兩天正好有空,便趁著中秋節前過來看看,順便送點月餅,拉近下食品廠和向陽山的關係。
兩個人剛到村口,正趕上大傢伙昨天割完黃豆,今天開始下地掰玉米。
兩人坐著喝了會茶,不好意思一直打攪大隊長等人下地幹活。
又不好意思幹看著,便主動提議要下地幫忙掰玉米。
美其名曰體驗勞動生活。
順便留下來吃個午飯再回去,也不白來一趟。
大隊長等人勸也勸不住,只好讓兩人掰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