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上的東西一般比雜貨鋪和山貨行賣的便宜,一些差價大的東西,莊戶人家基本都會去大集上售賣,賣的比雜貨鋪收購的價格高,卻比雜貨鋪的售價低,賺個小差價。
可籮筐這東西在大集和雜貨鋪的差價只有一兩文錢,在大集上也是五文錢往外賣,就算是和雜貨鋪一樣賣六文錢一個,那些買東西的人也會本能的覺得虧,而且在大集上售賣的時間可能都足夠再做一兩個籮筐了,莊戶人愚笨,可這點賬還算的明白。
顧雲瑤跟顧川海做的籮筐樣子精美,抬一文錢的價格,興許還真可以,畢竟這價格和雜貨鋪一樣,到手的籮筐樣子卻更加精美,那些買主一定都覺得合適,顧川昭是這樣想的。
顧雲瑤想的更深一步,如果在大集六文錢一個賣得好的話,那批次往雜貨鋪送,就能把價錢定在七文錢。
一起去鎮裡的三個鄉鄰也是忍不住看向顧家的籮筐,編的確實是好看,帶花紋的籮筐,還真是沒見過。
周老三眼珠子轉了轉,立刻拍了顧川昭肩膀一巴掌,一臉橫肉,笑呵呵的樣子。“老五,賣東西去?哎嘛!這籮筐,編的真帶勁,咋做的啊?教教我唄”
周老三厚臉皮直接就問,另外倆人和鄭老漢的耳朵立刻豎了起來,籮筐編花需要手藝,而且這是別人家的進項,要臉的都不會打聽,周老三和顧家老大顧川福是一路人,臉皮厚的很,現在周老三問,這賺錢的主意他們不聽白不聽!
顧川昭抬眼皮看了看周老三,把屁股往裡面挪了挪,離周老三遠了一點,臉上笑道:“這是我四哥編的,我拿出去賣罷了。”
周老三自是不信顧川昭的話,“老五,跟三哥這你也說瞎話。”
顧川昭掃了眼周老三,“你要是不信,大可以去問我大哥啊,而且你啥時候見我在家裡做過這活。”
周老三眉頭一皺,顧川昭這話不假,他可是顧老爺子和孟氏的心頭肉,一般的粗活會做,可這柳編極磨損手上的面板,不帶手套,一天下來,就要磨得起泡,顧老爺子和孟氏自然捨不得,周老三又看向一邊的顧雲瑤,顧雲瑤可是村裡出了名的喪門星,他想問,卻也怕沾了顧雲瑤的晦氣。
眼珠子咕嚕,周老三決定先看看顧川昭在大集上賣的咋樣,回頭他和顧川福問去,顧川福還欠他一頓酒呢。
周老三笑哈哈的別過頭去,顧雲瑤把這些話都聽在耳裡。
到四合鎮大概用了兩炷香的時間,處處都是青磚大瓦的房子,比河口村富裕了不知多少,老遠就能聽到街市上各種叫賣聲,鄭老漢把牛車停在山貨行的門口,“等你們兩個時辰,過了時候我就趕車回去了。”
鄭老漢扔下一句話,帶著他的一筐竹筍進了山貨行,顧雲瑤和顧川昭把籮筐取下來,大集在四合鎮南邊,倆人走了一段路,顧雲瑤就對顧川昭說道:“五叔,等會你去買,我就不往跟前去了,我去山貨行,把兔子皮賣了,我爹說這張皮能賣二十文。”
顧雲瑤摸摸自己的臉,顧川昭立刻明白侄女這是怕自己的臉嚇跑了買主,而且顧雲瑤的名聲,那買東西的人肯定也顧及。“行,那你一會回老鄭家停牛車的那個山貨行賣就行,他家給的價格還算是公道,買完了,你自己撥兩文錢在附近買兩塊糖吃,也別往遠了走,鎮裡你也有兩年沒來了,別迷了路。”
顧雲瑤點頭應下,又道:“五叔,我知道哪有藥鋪嗎?我不買糖,我都十二歲了,這錢我想看看能不能給我爹買一貼膏藥。”
顧川昭笑了:“瑤丫頭就是孝順,等會咱們去大集路過宏濟堂,那是鎮上最大最好的藥鋪,價格公道,我給你爺買過膏藥,三文一貼,你等下去那就行。”
說著,倆人就從宏濟堂錢路過了,顧雲瑤記著位置。
顧川昭不是孟氏,並不會去檢查她的揹簍,而孟氏相信顧川昭,今早也不會去檢視自己的揹簍,倆人眼裡,自己的揹簍只是用來裝那張兔子皮的,揹簍深,一張兔子皮在底下,不好偷,所以倆人都不知道自己把石菖蒲帶來了。
大集人不少,來來往往,所有的攤位都是地面上畫好的一個個網格,一個攤位兩平米的大小,不可以擺出畫好的網格,更不準往道上擺,因為是臨時起意,倆人來的時候已經沒有好位置了,在稍靠後的地方找了個攤位,立刻有兩個穿著青色直綴的人來收攤位費,不多,一文錢,顧川昭趕忙交了。
把籮筐擺好,顧川昭給了顧雲瑤三文錢,這是孟氏給他,讓他買了籮筐填補填補去布莊買布的,馬上端午節了,孟氏要給顧老爺子做一身新衣服,顧雲瑤拿了錢就走開了。
宏濟堂有六間鋪面,遠遠的就聞到一股藥香,門上的牌匾下掛著一個大葫蘆,葫與壺同音,這大葫蘆的意思是懸壺濟世。
宏濟堂里人來人往,賣藥的櫃面最大,還有診病的櫃面和搗藥的櫃面,顧雲瑤直接找到那個賣藥的櫃面。“請問,石菖蒲怎麼賣啊?”
顧雲瑤的語氣很客氣,她臉上的傷疤在常人眼裡是忌諱,在這藥鋪卻只是傷口,也不會惹人顧忌,立刻就有個夥計走了過來,“姑娘是單買這一味藥嗎?有方子,我們這邊可以直接抓藥,我們宏濟堂向來童叟無欺,成包抓藥絕不缺斤少兩。”
有些藥鋪做生意不仁義,有客抓藥的時候,總是把便宜的藥物多放些,金貴的藥材少放點。
顧雲瑤眨眨眼,繼續問到。“單買石菖蒲是多少錢啊?”
夥計笑了笑:“單買的話,三文一兩。”這才是正規藥鋪的賣法,就算是再常見的藥材,也是按兩賣。
“那你們收石菖蒲嗎?”顧雲瑤笑了,藥材的收購價大概是售價的七到八成,這樣算,應該是二十文到二十五文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