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桌上,擺放著直尺,秤,木碗,木杯等物,還有各種大小不一的木勺,在木碗和木杯上,還標著刻度。
這是什麼?胡樞還沒來得及問出口,就見一名丫鬟飛奔至沈依依面前,開始跺腳:“小姐,開腳店哪能不聘有經驗的廚子呢?您挑的這些奴僕,廚藝都一般,平時做個家常菜還行,讓他們去腳店掌勺,差遠了!”
沈依依抬起頭來,抱歉地衝胡樞笑了笑:“胡世子,這是我的丫鬟小胡椒,讓您見笑了。”
小胡椒這才發現有外人在,趕忙閉了嘴。
胡樞微微頷首,表示不介意:“沈大小姐請自便,我隨意看看就好。”
沈依依命人給胡樞上了茶,問道:“胡世子今天怎麼有空來?找我有事?”
胡樞道:“我來逛北關門瓦子,突然想起你家燒燬的廚房,不知有沒有開始重建?”
“已經開始重建了,多謝世子關心。”沈依依說著,向他道謝。
胡樞走到長桌前,拿起一隻木杯,問道:“這些是何物,為何杯身上有刻度?”
沈依依答道:“這是我為了標準化管理腳店,特意訂製的量杯,量碗和量勺。”
“標準化管理腳店?”胡樞顯然聽不懂,複述了她的話。
“標準化管理的意思就是,從腳店食材的採購,到每一塊食材如何處理,切成什麼形狀,多大尺寸,多少重量,調料的種類和份量,乃至於店小二如何招待客人,都有一整套既定的標準。”沈依依解釋道。
“那這樣做,有什麼好處?”胡樞又問。
“好處很多,比如——”沈依依說著,指了指長桌對面的奴僕,“您瞧,這些人,廚藝都一般,但只要我給他們一份標準化的食譜,他們就能清楚地知道,做一碗石髓飯,需要哪些食材,哪些調料,分別多重,以及煮多長時間,這樣即便廚藝不高,也能做出合格的石髓飯來,而且保證每一碗的質量都一樣。”
胡樞極不認同:“我們大梁人做飯,最注重火候,光靠稱重計時,哪能煮出食物的精髓?”
原來這個時代,國號大梁啊……沈依依衝胡樞豎了豎大拇指:“胡世子所言極是,我朝廚藝,博大精深,講究的是火候和經驗,最高境界是隨心所欲,唯有如此,方能不拘泥於技藝,千變萬化,哪能光靠什麼標準化烹飪。”
“……”不愧武昌府首富家的女兒,講話可真夠圓滑的,胡樞頗為無語,“既然如此,沈大小姐為何要用標準化管理?”
“因為我要開的,只是腳店呀。”沈依依笑了,“不同的飯店,有不同的側重點,對於腳店來說,只要每道菜的分量一致,味道一致,不短斤少兩,不鹹一碗淡一碗就行。”
而且聘用大廚多貴呀,標準化經營還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來腳店吃飯的客人,要的不就是一個快字麼?她就當是大梁的快餐店了。
胡樞沒有去腳店吃過飯,覺得自己沒有發言權,便不作聲了。
沈依依以為他仍不贊同,問道:“胡世子還有問題嗎?”
胡樞搖了搖頭,覺得今天已經完成了蔡禮佈置給他的任務,便放下量杯,向沈依依告辭。
沈依依目送他離去,對小胡椒道:“胡世子真是個好人,還記得我們家廚房燒了,特意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