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朝的烹飪名詞所表達的含義,和現代有所不同,比如煎白腸,明明是煮的,和油煎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他們所謂的炒,跟現代的炒茶的“炒”,是差不多的意思,不用油,小火,不停地翻炒煸幹而已。
像這種大火熱油小炒,在大梁朝是看不到的。
蔡禮嚐了一筷子小青菜,又嚐了一筷子銀魚炒雞蛋,恍然道:“這道銀魚雞蛋,跟這道炒青菜一樣,也是‘炒’出來的吧?我先前還以為是油炸後再煮的。”
“對,也是炒出來的。”沈依依點頭道。
不愧是整天吃喝玩樂的公子哥兒,舌頭還真靈。
蔡禮又嚐了一塊泡刀豆,搖著頭道:“這泡刀豆沒見過。”
這顯見得就是高門大戶的公子哥兒了,泡菜和刀豆,都是大梁朝的本地產物,只能說他出生在富貴窩,沒有見過罷了。..
沈依依問他道:“好吃嗎?”
“還不錯。”蔡禮點頭道。
“那就行了,快吃吧。”沈依依說完,在他對面坐了下來。
蔡禮嚼著銀魚炒雞蛋,喝著暖暖的梗米粥,心中感慨萬千。他與“沈依依”相識兩年,定親半年,從沒吃過她做的菜,倒是如今這個沈依依,第二次給他做病號飯了。
想當初他才十六歲,青春年少,一腔熱血,熱情得像團火,恨不得把胸口剖開,將一顆心捧出來給人看。
他急著讓“沈依依”走進他的生活,帶她去參加各種宴飲聚會,帶她去逛京城的大街小巷,帶她去光顧他平時消磨時光的瓦肆勾欄
等等!瓦肆勾欄?蔡禮仔細想了一想,猛地把大腿一拍:“當年我與皇上說銀絲供的事,已經全忘了,但後來我帶她去勾棚看傀儡戲的時候,曾經提到過一次!”
沈依依倏然抬頭,瞬間覺得看到了希望。
“走走走,別耽擱,趁著這點勁兒,咱們去勾棚!等我到了勾棚,把當年的場景回憶一遍,說不準就想起來了!”蔡禮把筷子一扔,起身就走。
沈依依趕緊跟在了他後面:“你別走太快,不差這點時間,當心後背的傷又崩開了。”
“小傷而已,劉一刀都不樂意給我治,你又何必掛在嘴上?”蔡禮明明疼得額上又在冒冷汗,偏要逞強嘴硬。
沈依依只得翻出一塊帕子,丟給了他。
沈三太太聽說銀絲供有希望,趕緊給他們準備好車駕,目送他們出了門。
路上,蔡禮微微仰著頭,抵靠在車壁上,眼神似有些感慨,又像是有些迷茫:“我自小混跡在京城各大瓦肆,其中最常去的,便是桑瓦子的水仙棚,那天我尋思著,該讓她去看看我平時在做什麼,於是就帶她去了”
看他這表情,便知那天兩人並非你儂我儂,而是不歡而散了。沈依依見他難過,善解人意地轉移了話題:“水仙棚是什麼?”
蔡禮定了定神,答道:“水仙棚是桑瓦子裡的一處勾欄,地方不大,但勝在乾淨,我和安陸侯府的二公子,還有靖安伯府的二公子,經常去那裡看戲。”
他說完,像是想起來什麼,對她道:“你放心,他們知道我要去,必定會提前清場,絕不會有閒雜人等。”
其實娛樂場所,熱鬧點才好玩,不過他們今天不是去玩的,能清場最好了。沈依依想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