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鋼琴協奏曲》完成於199年9月,是由拉赫瑪尼洛夫創作而成,首演於199年十一月,是一部大型作品,以其濃郁的情感表達和艱難的演奏技術而聞名於世。
木昔先生沒想到李天一要演戲的曲子居然是《第三鋼琴協奏曲》
而且僅僅只是聽著前奏,他就能感受到這種熟悉的旋律,毫無差別。
吳亦帆同樣也愣住了,他也聽出了這首曲子的旋律,露出異常震驚之色。
“不可能,這個傢伙怎麼可能會彈出《第三鋼琴協奏曲》這麼高難度的作品出來!”
他根本就不相信李天一會有這個能力,這首曲子彈奏的最大的難度是中後部位,如果沒有高深的演奏技術根本就不可能彈奏出來。
就連是他自己。他也駕馭不了這麼宏大的一首曲子。
所以,他根本就不相信李天一會有這個能力。
孫玉蝶對音樂不懂,聽不出好壞,但是她卻覺得這首曲子很耳熟。總覺的以前在哪裡聽過,並且還是很久遠的事情。
餐廳裡面的所有人都朝著那邊投去了目光,特別是懂音樂的人,神色都忍不住發亮出來。
李天一沉浸在了忘我境界。一個個準確的音符從他手指間躍出,組成一段段優美的旋律,令人神往。
李天一彈奏出來的旋律如同泉水,行雲流水般的從指間傾瀉而出下,時而如天籟,時而如山間小徑,蜿蜿蜒蜒,百折千回,波瀾起伏音色單純而豐富,時而如冬日的陽關,銀銀亮亮,溫柔平靜,清冷如鋼珠撒向冰面,粒粒分明,顆顆透骨。裂如咆哮的深海,蕩人肺腑,震人心魄。深入暗海,有聲似無聲,自有無邊的力量湧現天際。
隨著李天一的演奏,所有人都緊閉上了雙眼,感受著這熱情的音樂,彷彿置身在了音符的海洋當中。
《第三鋼琴協奏曲》分為三篇章。
第一篇章輕柔入境,聲音緩緩,就像山澗間的小溪,給人一種安詳寧和的感覺,但是在這安靜當中,卻能聽出暴風雨即將要到來的徵兆。
這種徵兆彷彿能夠揪動所有人的內心,給人帶到一種他所營造出來的意境裡面。
第二篇章卻畫風驟變,暴風雨襲來,音符的di急速飆升,猶如漫天的冰雹一般砸在了眾人的心間,高亢的情緒加上極快的節奏。似乎過山車一般,令人的心情彼起浮跌。
第三篇章,暴風雨結束了,一切又恢復了平靜,但這平靜又跟開篇時的平靜截然不同,之間多了一絲特別的情感,令人流連忘返。
不知道過了多久,音樂聲停止了。
但畫面卻變得極其的詭異起來。
沒有鼓掌聲,沒有喝彩聲,整個現場安靜的可怕。
所有人都還沉浸在剛才的音樂世界裡面,他們在其中流連忘返,留戀難捨。
過了良久,他們才緩緩的睜開了雙眼,甚至有很幾個人的眼眶都還有些紅潤。
音樂是一扇大門,它總能悄無聲息的開啟一個人的心扉,就像是良藥一般的癒合著眾人的心痕。
木昔先生的臉色極其震驚。他就像看魔鬼一樣的看著李天一。
沒人知道,剛才的那首曲子給他的心靈造成了多大的震撼。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就連是他,都只能勉強彈出這曲《第三協奏曲》前半部分,而是還遠遠沒有李天一彈得這麼好。
這太神奇了!
這個年輕人太了不起了!
這簡直就是神人啊!
吳亦帆此時的臉色就像是凝固了的雕像一樣。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彙來描述他的心情了。
即便他極其排斥李天一的音樂,但是,在他那極具感染力的音樂渲染之下,他還是忘我的被代入進去。
如果不是李天一在現場演奏。他都以為是在聽錄放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