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霽雪”就是白羽第四峰飛雪峰雪後的著名景觀。
飛雪峰景是最美,一年四季各臻其妙。
春夏之交,晴雲碧樹,花氣鳥聲,特別是山西南坡一帶,雲蒸霞蔚如錦似繡,每遇陰雨季節,山林間雲霧飄渺,朦朦朧朧。
到了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綿延無際的峰巒,可以想像,每當雪後初晴,憑高臨遠,但見山巒玉列,峰嶺瓊聯,旭日照輝,一派紅裝素裹,倍極壯麗。
有道是:西山遙望起岧嶢,坐看千峰積雪消。素採分林明曉日,寒光出壑映晴霄。斷崖稍見遊麘跡,深谷仍迷野客樵。應日陽和氣回早,登臨未惜馬蹄遙。
劉峰的形容蕭翎是一個字沒聽進去,那麼多華麗的詞藻,在蕭翎看來還不如一句“哇,好漂亮!”來的實際!
他現在滿腦子就一個念頭!
“我去,白羽山竟然有下雪???”
“雪啊!我長這麼大都沒見過啊!”
“我在山上呆了兩三年了怎麼沒見過下雪?”
“不行,我要看,我要看!”
“我不管,我要看雪,我要堆雪人,我要打雪仗!!!”
……
“雪啊,雪啊,好想看看下雪啊!”
這波來自從未見過雪的身為南方人的蕭翎的滿心幽怨,其他人可不知道,知道了也頂多笑笑,這南方人的怨念咱們北方人不懂,還是繼續介紹吧!
“第五景就是你們方才所說的驪山晚照了!”
“第四季景白羽霜鍾!”
此景系白羽山外門內的鐘聲。
外門鐘樓內懸銅鑄大鐘一口,為建宗時所鑄,高八尺,重五千多公斤。
鐘上鑄有“武圖鞏固,神道遐昌,道日增輝,輪法常轉”十六字銘文。
每日四銅鐘即鳴,弟子們聞鐘聲就紛紛起床,投入一天新的生活。
雖經風、雨、霜、雪從不間斷。
特別是每逢深秋菊黃霜落季節,猛叩銅鐘,鐘樓上便傳出陣陣雄渾洪亮的鐘聲,聲震全宗。
故有“白羽霜鍾”之稱。
“我去,那不就是說天天一大早就催命似的催咱們起床的那破鍾就是這所謂的第四景?”
蕭翎滿頭黑線,平生最恨的就是那破鍾,只要鐘聲一響,就必須停下修煉去執行僕役,鐘聲落下之前不到,趙師兄總能想著法子扣他的例份。
能不恨麼!
“恩!”
劉峰點了點頭,算是回答了蕭翎的問題。
“第三景為鐵塔行雲!”
於白羽山第三峰之上,本名藏鋒塔,是白羽內門的藏寶之處,又因塔身為鐵色琉璃磚搭建,故而又稱鐵塔。位於白羽山東北隅。
藏鋒塔身為等邊八角十三層,高五十五米,通體遍砌鐵色琉璃釉面磚,磚面圖案有神像、飛天、樂伎、降龍、麒麟、花卉等五十多鍾。
塔身挺拔、裝飾華麗,猶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風姿峻然。
白雲輕輕擦頂而過,懸鈴在空中叮噹作響,站在塔下仰望塔頂,可見塔頂青天,腰纏白雲,景緻壯觀。
塔身內砌旋梯登道,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
當登到第五層時,可以看到白羽山內門景物,登到第七層時可看外門山門之處,登到第九層可看到驪山如駒,登到十二層時可看蒼溪如帶,直至登到第十三層直接雲霄,頓覺祥雲纏身,和風撲面,猶若步入長空幻境,故有“鐵塔行雲”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