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悄然的暗淡下去,水泥窯子這邊,卻是變得非常的雜亂,可細看之下,又非常的有序。
“既然有石膏存在,那麼要弄間倉庫了。”劉木磊看了一下喃喃說道。
這邊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要是沒有臨時的倉庫,做些事情都不方便。
想了想,在新規劃的院子後面,平整一塊出來了,這塊地和礦石距離很近的。
這樣存放礦石也很方便,平整好地面後,把水泥遮擋好之後,向院子走去。
吃飽之後,照例巡邏一遍,回到廚房重新點燃柴灶,大鐵鍋加滿水。
把昨天剝好的竹筍丟進大鍋中,一二個小時差不多就能夠煮熟,切開就可以曬筍乾。
回到院子中,把薄薄手指寬的竹片都取出來,擺放在地面上,動手編織曬墊。
看起來很容易,可實際上卻是很困難,倒不是編織不規則或者無法編織。
畢竟在有著無數張藤蔓大網,以及茅草編織的經驗存在,大致上樣子是完整的。
只是錯估竹片鋒利程度,開始的手指被竹片割出一道道細小的傷口。
好在,劉木磊在發覺不對勁的時候,也開始注意避開,竹片鋒利的二邊了。
雖然編織的動作變慢下來,可是手指倒是保住了,不然在多出幾道傷口出來,那就欲哭無淚了。
竹片,特別是這種薄薄的竹片,一旦被割到跟被刀子劃破,沒有什麼區別的。
順著一塊塊竹片消失,劉木磊的動作也從小心緩慢,變得準確快速。
一塊長十米寬三米的曬墊編織好,剩下就是最為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包邊。
要是地墊包邊不好的話,那麼曬墊不但不經用,而且還可能會出事情。
在那些記錄中,農村在以前使用這種曬墊,也就是用來曬穀子的席子。
很容易被竹毛刺傷手指,而且有時候曬墊邊緣散掉,不小心就會弄出很大的傷口。
本來包邊的時候,二頭使用竹板夾擊,在用繩子綁起來,那不但非常的牢固,還很容易圈起來。
不過這邊沒有什麼繩子,藤蔓太過粗糙,想要固定住這精細的曬墊,想想還是算了吧!
而那些竹子青色的竹片,到可以作為繩子來使用,可惜的是,它們還在浸泡著呢。
還沒有向“繩子”轉變呢,不過除去這個辦法之外,還有其他的辦法。
那就是直接使用竹片,相互交叉結合在一起,雖然對曬墊本身造成很大的傷害。
不過,這些曬墊也只是第一批,等竹筍曬成筍乾後,就用來當模板墊水泥用的。
弄好一塊曬墊後,劉木磊看了大鍋中的竹筍,見還沒有完全煮熟。
添了些柴火,繼續動手編織新的曬墊,有了一次經歷之後,更加的快速了。
不到半個小時,又一塊曬墊出現在他手中,要是被古代篾匠看見的話,非得罵死不可。
一塊又一塊的曬墊出現,等到把院子所有的竹片,也就是篾竹全部弄好之後。
劉木磊伸了伸腰,取出一張放到地上,四個角用東西壓住,其他的曬墊都放在一邊上。
取出鐵鍋的竹筍,拿起神兵利器的菜刀,飛快的把竹筍切成一片片,擺放在曬墊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