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侯洪亮一眾抵京。
李琛在凱賓斯基給侯洪亮一行人辦了個接風宴。
宴席上,大家熱情都很高。
但說到第一部作品時,各人都有不同的意見。
有人說第一部要拍就拍歷史劇,厚重,大氣,比如說漢武大帝這類。
有人說拍武俠劇,受眾群體高。
還有說拍家庭倫理劇貼近生活,比如今年爆火的《中國式離婚》。
大家眾說紛紜,也沒個結果。
侯洪亮心思一轉笑道:“我們不如聽聽李導的看法,如何?”
侯洪亮心想,李琛作為資方。
如果由他來定調子,想必大傢伙也沒什麼說的。
沒想到侯洪亮把皮球踢給了他。
李琛笑道:“我覺得各位說的都沒錯,重要的是劇本。”
說了和沒說一樣,大夥都知道劇本的重要性。
李琛沉吟片刻,想起一部劇來,瞬間拿定了主意。
前世好像是總局的一位副局長在參加山東一個訪談節目後發起的這個專案。
現在自己就來扮演這個發起人吧。
李琛笑道:“不如還是選歷史吧?”
編劇孫建葉道:“歷史?那是古代史?還是近現代史?”
剛才提議選歷史題材的幾人都露出了笑容。
李琛摸了摸下巴斟酌道:“我有個建議,各位聽聽看如何。”
侯洪亮笑道:“想說什麼就說,你是大老闆,要沒資格說話,誰有資格。”
其他眾人都笑了。
李琛點點頭,也不客套了。
“各位大多都是山東人,還有少數是京城,天津和東北的。”
“為什麼不能以近代山東人闖關東為藍本,拍一部近現代的歷史鉅作?”
“闖關東?”別人還沒說話,編劇高滿唐先驚喜道。
“李導這句話說到我心坎了,我祖輩就是當年的闖關東人。”
“我就是聽闖關東故事長大的,說心裡話,我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
“就是能把這些故事寫出來。但......哎!”
高滿唐沒把話說完,李琛卻明白他的意思。
這種歷史鉅作光是前期的素材準備。
要走訪的舊地,採訪的老人,蒐集的資料就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
得有龐大的資金支援,否則很可能劇本還沒開寫,資金鍊就斷裂了。
其他人都感同身受,一時間也沒了話說。
侯洪亮笑道:“大家覺得李琛的提議如何?不用考慮資金,那是李琛該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