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的宮廷裡面熱熱鬧鬧的,美酒佳餚擺了一大桌子, 宮廷裡面的貴人慶祝,宮裡的下人們自然也是跟著一起慶祝。
為即將到來的慶典。
各國的人都會前來,齊國的都城泉州將會湧入大批的人,到時候肯定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齊國自從新皇登基之後,還沒有迎來過如此重大的盛事。
所有籠罩在齊國百姓頭上的陰雲,彷彿是被一陣微風給稍微吹散了些,陽光透過雲層穿出了一個洞,像是找到了出口,只是不知道這出口什麼時候又會被合上。
新皇舉辦登基慶祝儀式,齊國以泉州為中心的革變程序暫時放緩了下來,輻射到下面的人自然也是有樣學樣,也開始偷懶起來。
齊皇呂農事務纏身暫時也就無暇顧及這些,至於會不會秋後算賬那就無從得知了。
總之,一種類似節日般熱鬧歡騰的氣氛在齊國瀰漫開來,他們甚至期待這次盛會之後能夠改變齊皇的想法,讓他能夠體察民情,不再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有識之士私下裡議論說,新皇這是在剷除異己,當時老皇帝在位的時候不少大臣專權,地方勢力割據,格局混亂,使得新皇無法將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裡。
所以,針對這次變革,純粹就是陛下收權而已,只要等陛下將權力給全部收了回來,那麼就不會繼續變革了。
齊國在幾國之中實力還算強勁,應召入伍的兵在進入軍隊之前靠出海打漁謀生的,個個身手利落、身強力壯,因而軍隊的實力十分強勁。
這麼多年來也不像其他的國家時不時的就發生什麼災害,一直都是風調雨順的。糧草也有了,軍隊也是兵強馬壯的,沒有理由不做點什麼。
在齊農看來,齊國固然強大,但是若是權力不能集中到他的手上,那麼,在出征討伐擴大版圖的時候便是不能完美的號令三軍,使其信服。
如果不能令其信服,他的征討便不能成功,他的野心也不能實現。父王之所以將皇位傳給他就是為了讓他拓展齊國的版圖,如果不成功那麼他所做的一切就毫無意義。
此次變革表面上是如同百姓們所看到的那樣。
重新規劃分治的區域,將以往尸位素餐的人給剔除出去。
查出來有貪贓枉法的人就將他們革職查辦,實行連坐。該砍頭的砍頭、該流放的流放,該關押的關押,絕不姑息。
除了有罪的被整治之外,所有針對於齊農提出來的決策有異議的人也會連同一起被懲治,此類人被殺的較多,因為齊農並不希望在將來的時候他仍然為同樣的一批人所阻撓,反正他們都是老臣,迂腐不知變通的人,留著他們也沒什麼用,還不如早點解決掉。
為此,齊農專門成立了一支糾察衛隊,查到哪裡就糾正到那裡,這些人都是齊農的近臣。
因為這次盛會,糾察的進度就放慢了下來,他們也被齊農給召回了身邊,這也是為什麼百姓會覺得鬆了一口氣的原因。
無他,這些糾察隊的人實在是太心狠手辣了。
別的不說,最早從齊國都城泉州開始的糾察,整治了幾個大貪官是大快人心不錯,但是那顧家,可是實打實的忠肝義膽啊。
那顧家老太爺為了勸阻陛下試行此政策,一頭撞死在了殿中,落得個薄皮棺材草草下葬的結果。
齊國的顧家一門人稱百年顧家,乃是鐘鳴鼎食之家,家族人口眾多,十分興旺,這輩的顧老太爺更是坐到了太子少傅的位置上,但是卻仍然在這次浩劫中沒有逃過。
因為顧家老爺子一頭撞死在殿中的原因,所以陛下發怒了,糾察的人懷疑顧家與他們正在查的貪汙案犯有關聯。
顧家連自家的老太爺都還沒能來得及安葬,就陷入了被徹查的危機當中。顧家几子以及偏房就在這沒完沒了有意的巡查當中分別納入了牢獄之中,且被判死刑。
期間僅僅不到半月。動作迅速的令人難以置信,其他還想要給顧家出頭走動的大臣也是自身難保。
顧家老太爺這棵大樹倒了之後,正所謂樹倒猢猻散,原本在齊國都城裡面頗有聲望的顧家就如此沒落了。
顧家的小兒子顧清寒恰好不在京都之中,運氣好逃過一劫,但是還是難逃被追捕的命運。
齊國發了通緝令,若是發現了顧清寒的蹤影,立即上報,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因此,顧清寒便逃出了齊國,一路尾隨商隊來到了魏國流浪。
此顧清寒就是當初齊舒在大街上遇到的那個形容乞丐的年輕男子。後來顧清寒因為筆墨出眾寫的一手好字被納入了姬慈老王爺的府中做了文書,想來也是機緣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