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王妃安知君卿意> 第二十七章 年少不識情為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年少不識情為何 (2 / 2)

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面板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齊舒很是珍愛的。

拿起墨條,食指要放在頂端,拇指和中指夾在墨條的兩側,輕輕用力,不疾不徐,力度要勻,俗話說磨墨如病,自是不能下重手,古人有說磨墨叫閨秀少女來磨最為合適就是這個道理。

’將清水滴入硯面,磨好的墨汁推入硯池,反覆研磨,齊舒用的是新鮮的井水,早那麼些時候叫小桃去盛的。

磨墨用水,寧少勿多,磨濃了,加水再磨濃。墨要磨得濃淡適中,不要太濃或太淡,慢慢將清水徐徐注入,不敢過多,以免將墨汁逼的四濺。

磨墨時間比較長,為了避免右手痠累,齊舒練會了左手磨墨。她磨墨的姿勢端莊,很是耐看,她也很喜歡磨墨,除了興趣使然,經常磨墨能夠有益書寫繪畫時手法保持平穩。

更重要的是她覺得磨墨跟做人一般無二,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人生最難得就是掌握一個“度”字。

齊舒最理想的莫過於四平八穩的度過每日百無聊賴的的時光,沒有出乎意料的驚嚇或者是驚喜,不會像她爹太在乎權勢富貴,竟因為她封了郡主喜的昏了過去。

正因為見慣了並且抗拒,齊舒才覺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乃至無悲無喜才能經得起細水長流。

正如當初十三歲那年她得知婚假之事已被定好那樣,原以為已經做好了賢妻良母的準備,與方結攜手共度一生,卻又橫生枝節。

方家忠良武將之門,清貴也貧,青梅竹馬心心相印,豈料一朝發跡人心亦變,可嘆可恨可悲!到底是大婚那天怨妒了激憤了不甘了,牽扯至此,也真正明白心之所向,意之所至。

倘為女子不能披掛上陣,不能拋顱撒血,不能縱橫朝堂,不能指點江山,那便做些快意人生之事。古語有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今既得了這晴明郡主的稱號,那便也算是發達了。

如此,她齊舒定當不負蒼生不負己!

胸中頓起豪情萬丈,似雲海翻湧波瀾壯闊,齊舒忍不住就想執筆寫下幾句詩詞。

待將紙張鋪陳的時候,卻顯露出了夾在其間的一張雪浪箋,上面字跡分明,看到這些字,齊舒停了下來望著它怔楞了下來。

喜好習文書墨的齊舒最喜歡在這有波紋的白色雪浪箋上謄寫些句子,還有些自己的小女兒情緒,但更多是聊以寄託她心心念念盼方結歸來的祈願。

這張雪浪箋上寫的是:

打馬千萬裡過,幾度不聞下落。

變換四時季節景色獨留我。

東風不來,柳絮不飛

最似坐望天河待朝迎來暉。

跫音不響,春帷不揭

恰若青石街道向晚墮入夜。

你非歸人,我亦是過客。

此詩寫於得知方結班師回朝勝利歸來的前夕,她的擔憂她的企盼她的愁緒她為他思量的種種,皆書於紙上,盡訴於字字句句間。

如今滿紙嘲弄言,一把辛酸淚。

正如方結今日在陛下書房裡說的那樣,她對他不是沒有情誼在的,只是這份情誼牽扯了多少男女之情她並不知曉,只覺心中沉痛,只覺背叛之舉可惡,只覺自己這滿腔熱意多年青春等待盡數化為泡影,如今真的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再無回首的機緣了。

留戀自是應斷了就斷了,當徹底放下了。

難以抒懷又怎樣,命途多舛也只能接受,如今只剩下一腔孤勇和大步向前走的衝動,抬眼望向窗外她最喜愛的那叢綠竹,目光逐漸暗淡失了神采。

不知過了多久,窗外忽然下起了大雨,“吧嗒吧嗒吧嗒”,漸漸細密的聲音。初始是豆大的珠子,再接著就是接連不斷結成簾子的雨幕了。

有些星點的雨滴竟然濺落了進來,濺到齊舒的身上,濺到面前桌案上紙張上,迅速浸入消失幾不可見,連同淚珠一起潑入這雪浪箋上,字跡漸漸有些暈染化了開來。

再多的堅強再多的偽裝,藉著這暢快淋漓的雨聲傾瀉而出,方結,這就當是我齊舒最後一次為你落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