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奕塵無語地立了個FLAG,打算以後得好好欺負一下這個調皮的堂哥,尋點生活的樂趣。
主要是這熊孩子,真的很欠揍!
跟堂姐唐奕欣完全是兩個性子……
——
半個小時後。
大伯和大伯母就從田裡回來了。
他們一回到家,就開始把捕魚蝦的地籠找出來。
這東西,在楚省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必備的工具。
畢竟,這年頭能吃上豬肉不容易,葷菜基本靠自給自足……
翻找了一陣後,大伯唐建華只找出了三個地籠,而且還都是壞的。
不過地籠這東西,製作起來也很容易。
用竹子或者尿素袋子上的線就可以。
大伯二話不說就開始修補起來。
趁著還沒到午飯時間,他得把舊的三個地籠補好。
然後明天開始,再多製作幾個。
九毛錢一斤的價格,讓大伯一家都看到了輕鬆賺錢的機會。
畢竟這年頭,賺錢真的很難。
農民除了自己田裡的稻穀,再加上養點家禽牲畜外,基本就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了。
有手藝在身的人,還能出去賺點手藝錢。
沒手藝的就只能靠體力,在農閒時去當泥瓦工,賺點血汗錢,勉強才能餬口。
大伯唐建華算過了,他把去做小工的時間,都用來捕小魚蝦,絕對會賺得更多。
運氣好的話,一天就能捕到十幾二十斤。
曬成小魚乾,最少也有六七斤。
這就是六七塊錢啊!
他幹小工累死累活,一天也最多也就三塊錢。
而且還不一定攬得到活幹。
難得弟弟唐雄華有這麼個路子,他可不得近水樓臺先得月。
第一時間去河裡搞一把再說。
“奕凡!你小子也得過來給我幫忙!”
“你不是喜歡到河裡游水玩嘛,這個暑假放開讓你去玩,但必須給我老老實實放地籠,收地籠。”
“你要是乾的好,我一天給你三毛錢零花錢!”
大伯想到一個好法子,當即就給兒子唐奕凡下達了命令。
唐奕凡一聽,簡直樂開了花。
還有這好事?
一天三毛錢,我的天!
我要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