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雄雞報曉,蒼山之路躲藏在灰濛濛的霧氣中,別了澤毓村的崇盛三人踏上了去往田國南郡城的官道。
澤毓村的麻木,蒼犬的悲劇,深深的震撼著崇盛,究竟是天地不仁人為獸還是人性本惡獸做人,這個問題,崇盛苦思很久都沒有答案。
原本身在深宮的崇盛,對於民間之事只是透過宮人之口略有所聞,但是這次罹難風塵,一路上的種種,深深的烙刻在了崇盛的心裡。
原老師說,天地分陰陽,人性有善惡。每個人都是由黑、白所構成的矛盾體。國家的政統會左右人性的偏向,無限的放大人性的善惡。
也許在一個衣食無憂,老幼有所養的國家,惡人的惡也會隱藏到內心的深處,深到連他自己都忘了。
崇盛心中希冀的盛世,便是這樣一個惡者不惡,善者更善的國度。
霧山的茂林中傳來陣陣狼嚎,打破了清晨趕路的寧謐,不知為何,崇盛聽著這狼嚎,居然有了幾分親切感。
這大概是蒼犬在為他們送行。
從澤毓村步行到田國南郡城只需半日,出了龍霞嶺的山路,遠遠的已經可以看到南郡城的城門。
中土大陸有六座聖城,京都昊天城是一座,南郡也是一座。如果單看南郡城那低矮破舊的城門,你很難將它與聖城之名聯絡起來。
南郡有兩座山,一座名為龍虎山,一座名為無量山。
沒有人能說清楚到底龍虎山高,還是無量山高。
即便你有量天尺,丈量之後也不敢說出結果。
因為龍虎山是天下方士的聖山,而無量山是天下道士的聖山。
道士常見,方士卻不常見。
所謂道者,法也。天地為道所化,萬物皆為道。習道者,求長生,拜神仙,鍛體煉丹,此為道士。
方士也求長生,也鍛體煉丹,卻不拜神仙,方士拜的是天地,是四象,是五行。
天下道門雄踞名山,開枝散葉,分宗立派,處處可見道觀,好不威風。
但方士不同,方士自上而下,只有一脈,雲遊四海,大地作床,蒼穹為蓋,餐風露宿,方士之所至即方士之魂所在,整個中土大陸的方士只有龍虎山須臾宮這一個據點。
遊走天下的方士,總是一副風塵僕僕的樣子,也不求財也不爭利。曾有得道者詢問當今方士之北斗南華,方士碌碌所為何?南華答,為真!
何為真?真之理,真之情,真之性。
所以天下出名的道士何止萬千,但天下出名的方士卻沒有幾個。
即便如此,道門也從不敢小覷方士,無量山三清觀觀主無恨道長曾說,哪怕天下方士只剩下一個,也足以跟道門分庭抗禮。
即使崇盛極其迫切的想要趕到京都昊天城,但是到了田國南郡先拜須臾宮再上三清觀,也是他原本就做好的打算。
正如南郡城那低矮的城門一般,南郡城也不大,兩條長街六條分岔路,古樸的青石方磚,幽幽的河邊垂柳,正所謂大道至簡。
漫步在南郡城中隨處可見高冠束髻,道袍裝束的道士和方士,他們彼此擦肩而過,頷首側目,彬彬有禮。
“果然為禮之都!”崇盛觀察著路人,對比著之前冷漠的澤毓村,有些欣喜的說道。
“公子,我們找個客棧住下,吃過晌午,再上龍虎山如何?”枯榮邊說邊找尋著客店。
“好!記得買三匹馬,此處距離昊天城還有五百里,我們耽擱數日,接下來要加緊趕路才是。”崇盛說完,枯榮和王佐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