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新招進這麼多人,徐茵茵一下子也不是能完全放心的。
是以便住回了村裡來,打算盯上些日子,都是新人,全都得從零開始學的,眼下貨又要得多要得急,那是一點亂子都不能出的, 她親自坐鎮,也要放心些。
天氣太熱,每天來回進出城也難得折騰,住回村裡來更方便。
但住慣了城裡,再住這石頭屋,徐茵茵多少還是有些不習慣的, 跟著回來的玲瓏知道自家姑娘的習慣, 那可是貼心得很, 忙裡忙外的將屋子好一通收拾佈置。
花鳥蚊帳,涼蓆薄被,屋裡放著香盒燻了香,再加上鄉下的夜晚比城裡涼快不少,徐茵茵倒也住得還算不錯。
雖說蚊子多,但用了驅蚊膏,掛了蚊帳,也還好。
工人多了一半,每天要做的飯就多了不少,徐茵茵便讓周氏在村裡又選進來兩個婆子幫忙。
除了做飯,每天再熬上幾鍋綠豆湯來, 中午吃飯配綠豆湯,解暑, 另外下午間才煮上幾鍋薄荷涼茶,供工人們解渴解熱。
東家待遇好,工人們領情, 做事就更賣力,新進來的工人學的都很認真,倒也沒叫徐茵茵怎麼費神。
算完了賬目, 趁著日頭落了山,比較涼快,徐茵茵便帶著細辛,準備上後山去挖野地瓜。
這長在地裡的小果子,香香甜甜的,那可是農村娃夏天裡最好的零食了。
徐茵茵就記得前世小時候,在老家的時候,放暑假沒少跟小夥伴一起滿山遍野的挖這野地瓜吃。
這野地瓜挖著就生吃也好吃,還可以做果醬呢,眼下正是漫山遍野的野地瓜成熟的時候。
一路走過村裡,見村裡的小娃子滿村撒丫子跑著玩的,徐茵茵便不由叫住他們,“想不想掙銅板買糖吃呀?”
一群小孩子,包括周家和石家的幾個小娃子都在其中,大家都認識徐茵茵,都知道她有錢,他們娘在作坊作坊,每個月發工錢都是從她手裡發的咧!
當下忙都圍了過來,個頭不高的就跳著,全都眼巴巴的望著徐茵茵, “想!”
“想就對了,都認識野地瓜吧?反正你們玩也是玩,不如去挖野地瓜,挖了來賣給我,一斤我就給你們一個銅板喲!”徐茵茵語氣輕緩道。
一眾孩童一聽挖野地瓜能賣錢,當下興沖沖的拔腿就往後山跑去了。
但有一個男娃例外,他慢吞吞的落在後頭,頻頻的望徐茵茵,並沒有如那些孩童一般立馬跑走。
徐茵茵不由得多看了他兩眼,認出這男娃是狗蛋,也就是劉氏的兒子。
過年的時候,她爺發糖,這狗蛋明明不在,最後劉氏還帶人來鬧了一場的。
後頭串門子的時候,她跟著她奶,也聽常在村裡住著的鄭奶奶她們說起過的,說這劉氏,跟村裡的婦人都合不來,這狗蛋,更是沒被教好,今天摸這家的明兒摸哪家的,一個雞蛋一點東西的,罵也罵不聽,打也打不得,那可真是煩得很。
這次作坊招工,劉氏就又來了的,她知道劉氏的性子,是以依舊沒有招用她。
狗蛋也就七八歲的孩子,徐茵茵倒也沒有跟他一個小孩子論那麼多長短的理,見他頻頻望來,不由就道:“你看我幹什麼?你不去挖野地瓜?你挖來我也一樣給你一斤一個銅板的。”
靠自己的力氣掙錢嘛,只要他挖來,她也收的。
“我挖來你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