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記豬腳飯鋪子甫一開張,生意火爆。
府城素來少不了閒散人,少不了富人。
第一輪的客人還沒走完,第二波的就陸續往裡頭去。
這還沒到中飯正點呢!
而吃過出去的人見人就說起徐記豬腳飯鋪子,說起那喝起來渾身舒服神清氣爽且還會打嗝的桔子水,使得聽著的人好奇不已,忙不迭的往雙桂巷趕來長見識。
鋪子裡的客人還沒招呼清楚呢, 這邊竟還接到了外賣訂單!
卻是方白氏,為了照顧徐茵茵家的鋪子生意,特意派夏嬤嬤前來訂了五十份飯,今兒學堂的小飯堂都不做飯了,就吃豬腳飯!
另外還有董清華等一干小姐妹,因為徐記只有大堂可坐,姑娘家不好拋頭露面不方便親自前來鋪子吃, 所以她們特意聚到了旁邊的茶樓,讓丫鬟過來打包在茶樓慢慢品嚐。
有她們牽頭,是以還有許多姑娘家也跟風照做,於是乎旁邊的茶樓連帶著都生意爆了起來。
徐記鋪子這邊,更是忙得不行。
幸好早就想過要打包外賣的,所以一早就特意訂做了不少專門打包的餐盤。
餐盤竹製的,一個大格加兩個小格拼裝在一起的,邊沿上還有專門放竹筷的凹槽,以及放了一根牙籤,盒子的蓋子是推拉的設計,便另外還有一個專門裝湯的竹筒。
不管是餐盤還是竹筒,上面都雕刻了徐記豬腳飯鋪子的字樣,以作標識。
這是專門跟鄧家訂做的,也算是多給了他們一筆生意。
用竹製的成本不高,就是手工麻煩了點,但給客人提供方便,提高鋪子的名聲, 這點投入還是值得的。
徐春山和張秀蘭噹噹噹的各種切,鄭氏和伍氏就負責打飯配菜裝盤,徐茵茵帶著細辛就負責裝湯裝飲品。
順帶還要出外頭的堂食, 可真是忙得不行。
一個飯點過去,所有人都忙得滿頭大汗的。
外賣再加堂食,一箇中午,竟是就將備的食材全都給賣完了,一點不剩。
自己吃飯,徐春山都是另外擇菜隨便炒了幾個小炒對付了。
吃過飯,徐春山讓收拾收拾,今兒就關張了。
徐老頭一聽,急了,“關啥門呀!這麼好的生意你關門?弄啥呢!”
徐春山道:“不關門咋辦?這都賣完了呀!”
徐老頭一臉恨鐵不成鋼,“賣完了再買啊!早市散了還有午市呢!趕緊去市集瞧瞧,都能買著!”
買是能都買著,但豬腳從收拾出來到滷煮好,少說都得三個小時的,這也來不及啊。
急急忙忙的不入味,影響口碑,何必呢。
再說了,今兒忙了這麼大一陣, 是真累了。
這比他們之前最開始開小店的時候, 幾天都賣得多。
再一個, 贈送的桔子水也沒了,總不能晚上沒得送吧?
徐春山解釋了一番,徐老頭也不明白這豬腳要怎麼做的,聽著來不及,便也就沒再說了,只感嘆一嘴,這啥豬腳飯,咋生意這麼好呢,今兒上菜上得他這老腿老腳都跑酸了。
吃罷飯,徐春山去市集訂明兒的一批豬腳,順便看哪個肉鋪子還有豬腳沒賣完的,都給買下。
等下午青山村村長家送明兒的雞和鴨來時,還得跟人說,讓人明兒早上再送一些來,今兒訂的,肯定不夠明兒的。
他估摸著開張這三天,生意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