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對徐家那是感激得很。更別說,現宜陽府早已是郡主的封地,他們都是郡主封地轄內的百姓,郡主出行,理性相送啊!
馬車如長龍般陸續出得城去,打頭第二輛馬車裡的徐茵茵收回了往回望的目光和朝百姓們揮著的手,放下了車簾,馬車出了城,將城牆遠遠落在了身後。
長龍踏上了官道,朝北方迸進。
這一日,停停歇歇的,只行了八十里路,傍晚停在了章鎮的一處莊子上。
徐茵茵早在封了郡主宜陽府成了封地之時,便即讓人在宜陽府轄內四處琢磨能買的田地和莊子來著,左右手裡有餘銀,放著也是放著,也不會升值,還是置田產來得妥當,田產還有升價的可能不是?
這幾個月下來,倒是先後在宜陽府轄內買得了一千多畝田地,散在各處,但最少的一處也是七八十畝,倒是也好打整,都佃出去的,夏收秋收只管收上租子就是,這些同樣,自有胡平業交接著。
這章鎮就有三百多畝的地,還帶一個小莊子。
莊子不大,這麼多人住進去,自然是要擠個滿滿當當的。
眼下天還冷,露宿野外是不成的,有屋子住,總比沒有的好,即便是擠一點,倒也無妨。
夜裡,徐茵茵就是跟張秀蘭徐老太周氏還有五花以及羅氏帶著清姐兒,六個人加一個孩子擠了一個屋,兩張床一張睡三個一張睡四個,身量寬的周氏和徐老太以及張秀蘭睡,徐茵茵和五丫以及羅氏帶著清姐睡。
被褥夠,擠在一堆倒是還暖和得緊。
自發家以後,幾年來,難得的大傢伙這麼親熱的晚間還歇在一處呢,趕了一路雖累得緊,但這會兒還都算有精神,披了外衣坐在床上,嘰嘰喳喳的擺著閒,還有意思得緊。
“茵茵這莊子真不錯,剛進來天雖說暗了,但隱約也看得清,那成片成片的田看著可真是喜人呢,先你爺還說呢,不管啥時候還是有地的好,茵茵這莊子買的好呀!讓大郎他們都跟茵茵你學著呢。”徐老太在對面的床上坐了,衝這邊的徐茵茵笑著道。
徐茵茵有些汗顏,這田地不好買,成片成片的更是難碰上好時候,她要不是仗著郡主身份的便利,知道的比別人多了些先了些,這些個地,還真買不著。
但手裡有銀子,可不就是買地置業的最好嘛。
當下便點頭道叫人一直留意著呢,只要有地出,一定爭取立馬就買下,到時候等大伯二伯他們手裡銀錢湊手了,同他們也買上一些的。
周氏聽著,立馬就笑應了句:“那就麻煩茵茵了。”
幾人又說了會兒閒,這才各自歇下。
一覺到天明,起來拾掇拾掇,莊子上的莊頭帶著人早就準備好了眾人的早飯,只等大家起來吃了。
徐老頭一向起得早,這會兒都拉著徐春林徐大郎他們出去溜達了一圈回來了,溜達啥?自然是好好的看看這連成一片的三百畝地了。
一路看徐老頭還一路說呢,等回來聽了徐老太學的徐茵茵昨晚說的話,登時心裡就盤算起大房二房手裡現攢著有多少銀子的,這回進京要置辦宅子,怕是剩不下啥,再攢攢吧,反正等茵茵這邊有訊息了,能買多少地那就趕緊買。
地是好東西,祖祖輩輩都能傳下去的,沒啥也不能沒地啊,便是自己不種,佃出去一年的租子都夠吃好久的了,省了買糧了。
吃過早飯,一行人也沒有多逗留,立時上車的上車,上馬的上馬,出發。
當天下午,便進了平陽縣。
按說可以不進縣城徑直往前接著走的,但平陽縣同樣作為徐茵茵的封地,除了徐茵茵,徐家其他人還從未來過呢。
這都到了門口,哪有不停下來好好瞧瞧的?
正好,徐茵茵也想看看織坊。
平陽縣一直以來就是個下下縣,就兩條街的商鋪,不管是房子還是佈局什麼的,還不如旁的繁華的鎮集呢。
徐茵茵去年來時,城牆都是破的。
但這會兒城門卻是有翻新修繕過了,瞧著還挺像樣的,
徐老頭他們不知道啊,還一個勁的點頭,說這縣城還不錯呢。
他們這麼浩浩蕩蕩的一行車隊入城,守城計程車兵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