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傷一個月,張秀蘭已經能下地走動了,腰上膏藥不斷,還有徐茵茵專門兌換的系統精品,藥效十分不錯的,現下腰已經不怎麼痛了。
細辛也能下地走動了,就是還有點一深一淺罷了,傷到腳的事,大意不得,所以這次徐茵茵便不讓細辛回去了,反正她也就是回去幾個月,過年之後還會再回來的。
這幾個月,細辛不在身邊,也無妨。
她身邊帶連翹和丁香回去就夠了。
另外,要跟著的人手也是不少的。
這次,府裡主子都要回去,張秀蘭身邊只竇嬤嬤留下來理事,黃嬤嬤和幾個丫鬟都要帶回去,她如今是忠毅伯夫人,這廂回去宜陽府,好幾個月,少不得宜陽府的一干官眷都是要一一上門拜見的,伺候的人手不夠可不行,宜陽府那邊留的人本來也不多。
徐春山也一樣,除了季福,後頭又提了一個做事沉穩的何貴跟在身邊。
另徐老頭和徐老太這幾個月身邊都撥了丫鬟小廝伺候的,都伺候慣了,不帶著還不適應呢。
再加上隨行的護院,這次回宜陽府人可不是不少。
方徐氏婆媳幾個肯定是要回去的,這不必說,只留下了方玉興,他還在書院上著學,等臘月裡放了假,再趕回宜陽府過年,到時候過完年跟徐茵茵他們一道再進京便是。
徐春河,和徐大郎一家三口徐二郎一家三口這都是要回去的,如此,這京裡頭還都得好好安排一番才是。
行程一定下,徐春山就和徐春河安排起來了,徐茵茵名下的鋪子都有掌櫃的管著的,不用擔心,只潔具鋪子,得挑個放心的人管著。
好在早就想過往後鋪子越開越多,總不能事事都自己來,所以這幾個月徐大郎把帶在鋪子裡當夥計的鄭大郎週五郎都好好的歷練出來了的,這會兒讓二人一起管著這鋪子是不成問題的,再招個小夥計來跑腿就行了。
徐二郎管著的跟花農蜂農合作等事一直帶了田武在身邊的,這事往後就交給他,田武做管事也是行的。
而豬腳飯鋪子,有伍氏妯娌以及張三郎,也都沒有問題,從開張起就是他們獨立張羅起來的。
至於作坊那邊,有石大郎石二郎盯著,也完全放心,他們如今管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京城這個地界上,也不怕有人會找作坊的麻煩。
而城外的工廠,徐春山交給了張大舅,土豆一事則交給了張二舅,反正鄭氏伍氏他們都在京城,不回宜陽府過年也是行的。
忠毅伯不用上朝,徐春山管著這一攤子事也不是不能丟手,安排妥當就行,他回宜陽府去,正好也理一理青州今年的辣椒土豆情況,總之,他是說走就能走的,也不用告假什麼的。
放眼望去,似乎都安排妥當沒什麼不放心的。
倒是那八里莊的稻穀,眼看著就要收割了,徐茵茵是等不到它收割再離京的,是以,在離開之前,得先將這事安排一下才好。
八里莊是皇后娘娘送給她的莊子,皇后娘娘手裡的自然是好的,那莊子的五百畝田全都是上等的良田,再用了徐茵茵給的精品良種,那稻子的長勢可是喜人得很,一撮撮穀穗壓彎了彎,穀粒顆顆爆滿,跟別處的稻田一看就大大的不同。
但因為這莊子不靠官道,周圍也沒有其他莊子和村落,再加上都知道這是皇莊,也沒人閒著沒事靠近去溜達的,是以,這稻穀長勢極好,竟還沒引起人注意。
無人問津,這可不行。
徐茵茵琢磨了一番後,找來她爹嘀嘀咕咕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