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一過,這一年那可真是,眼見著的,就到了尾巴上了。
周徐兩家的新房趕在這檔口,總算是完了工。
新房用艾草這些燻一燻,佈置起來,就可以暖房入住了。
徐家的房子,一磚一瓦那都是用公中的銀子建的,包括傢俱這些,也就是楊柳巷鋪子一個月的收益不分,這銀子也就出來了。
房子建好,這傢俱置好,其餘的擺設什麼的,是要擺個大花瓶還是擺個大木雕,就各房自己看著辦吧,想怎麼佈置,就怎麼佈置唄,公中就不管了。
進大門這排的一間大屋子,就是廚房,平時也不會都在村裡住,就過年才齊整,廚房便一起用了,也無妨。
三房的房子佔右邊,前頭三間正房,中間做正堂,兩邊做臥房,徐春山和張秀蘭一間,徐達駿睡一間,後院三間,徐茵茵佔一間,其他兩間也佈置起來的,像一般回來,細辛跟著,也要睡一間的。
徐茵茵就在村裡,讓細辛跟玲瓏兩個看著就將房子給佈置了出來。
她且忙著,年終各種賬目都要一一核算,該清的賬清,該匯總的匯總,總之,成天沒閒著的。
徐老頭看了個好日子,定在臘月十六,辦了暖房酒,就村裡這些人家來一起熱鬧了熱鬧,這段時間一直借住在別家的周氏等人也就搬了進來,住上了新家。
周家選了後兩天的日子,也熱熱鬧鬧的辦了酒之後,搬進了新房。
村裡其他人家看著,那叫一個心熱,恨不得立馬就排頭建新房的,但泥匠隊轉道去了五馬坡接著忙活,那是個大工程,開了年都要忙活至少兩月的。
心急等不了的幾家便忍不住聯絡了其他的泥匠隊,開了年就好動工。
要說如今的十里八村,小河村的名聲那可排之最,恨不得都能成小河村的人了。
小河村一點風吹草動,那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
這要建新房的事,也是自然。
隔壁的青山村和大河村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徐家作坊做工的,又在朱家莊幹了快一年的,都掙了不少銀子。
還住的石頭房子,誰不想建新房?
小河村有了開頭,這兩個村子那也是立馬看齊的,城裡的泥匠隊就接他們這一片的生意,都排到了明年下半年去。
可想而知明年這一片村落會是怎樣大的變化。
更別說,那五馬坡的動靜,在官道上,遠遠就能看見的,連不少進城出城路過的人,都忍不住打聽,這裡是要幹什麼呢,像是建房子,這麼大的地方,那是要建大莊園吧?
眼下還在打地基,看不出來究竟要建什麼東西的,不少人都在期待著,等明年,一定記得來瞧瞧,這裡到底建的什麼玩意兒。
一晃,就到了年末,本是二十五發工錢的,徐茵茵往後挪了,挪到二十八這天,工錢和年禮一起發,完事作坊就放假了,一直到年後初六才開工。
二十八一大早,小河村那可叫一個熱鬧,都知道今天作坊放假,還會發年禮,外村的好些閒著沒事幹的人都來湊熱鬧,近距離的瞧瞧,這徐家作坊發錢發禮的大場面。
有些也是家裡有媳婦在作坊上工的,內部訊息知道會發十斤大米,來幫媳婦扛米的。
總之,人一路路的往村裡來,那可真是壯觀,不知道,還以為小河村辦集市採年貨呢。
小河村的人看著,倒也好客,一邊招呼著給人搬凳子坐的,一邊給倒水喝的,忍不住擺閒,“這才早上呢,要中午才發工錢放假的。”
這麼早來,乾等幾個時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