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些怎麼做,徐茵茵還真不會。
她做別的在行,做吃食,那是真的只能理論不能實踐的,別浪費了食材,還糟蹋了人的胃。
不過沒關係,有玲瓏這個小巧手在呢,她只要張嘴說,玲瓏自能給她做出來。
讓胡平業去將所需的食材大量買回來,徐茵茵便指揮著玲瓏上了手。
忙活了兩天,就將東西都做了出來還做了不少,徐茵茵嚐了嚐,都不錯呢!
隨即就讓人給各家都送了一份夠幾天考試吃的量去,當然,除了方從雲和方玉興這裡,其他地方都是用徐達駿的名義送的。
送去的說辭就是供考試的時候在考場裡吃用的。
然後,各家都表示了謝意,並送了一份回禮,言也是他們各家準備帶去考場的。
對方好像都誤會了這是一次考試吃食交流心得,所以都很用心的將他們給自家孩子準備的東西都回了一份來。
天知道徐茵茵有多囧。
自信了吧姐妹!
看多了,真以為人家應試生都在考場裡苦逼吃不好呢,那只是你以為。
瞧瞧這些。
徐茵茵翻看著各家的回禮,其中尤以董家和方文和家的最壕。
一整套的,嚼著消遣的蓮子桂圓等,用來醒神提氣的參片等,還有整隻烤鴨烤雞,茶葉,小爐子小陶罐,還帶米鹽呢,除此之外,更是還有基本急救的藥等。
這哪是考試,堪比春遊了。
比起這些,她的芝麻糊和肉乾就顯得太簡陋了有沒有,寒磣。
徐達駿在一旁笑得前俯後仰的,被她瞪過來,趕緊收斂住,而後兀自肯定:“縣試每場就考一天,當天就能回來的,又不在裡頭過夜,帶這麼些東西,那不是累贅嘛?這該是鄉試會試準備的才是。”
“我考試就帶芝麻糊和肉乾,這多方便又有營養?回頭我要鄉試了你也就給我準備泡麵自熱飯什麼的就行,真要讓我帶米帶爐子自己去煮,我又不會,瞎折騰的,有那功夫還不如多思考思考文章怎麼寫呢!”
徐茵茵幽幽嘆了一口氣,“所以啊,不管在哪裡,有錢就是王道,只要有錢,準備什麼不成?只有沒錢的,準備的吃食反覆也只有饅頭和餅這樣的,才擔心會被檢查時捏的細碎了。”
徐達駿看了眼她,忍不住道:“聽說你讓玲瓏做了不少芝麻糊這些?不如考前這幾日就放在幾個潔具鋪子裡賣賣看,咱不賺這個錢,你買便宜些,估摸著好些普通人家的書生會買這些的,可比帶饅頭什麼的強多了。”
徐茵茵聽著,想了想,不由瞥了徐達駿一眼,“聽說這次報名的人不少,錄取的人數就那麼一點,你也不怕多一個人多一份競爭?”
徐達駿聽明白她的意思,嘁了一聲,“大家都憑實力考唄!算計這點有什麼用?多的是有錢人帶得起好吃食的人,我還能讓他們不帶?盯著咱小老百姓作甚?”
寒門讀書人,能一步步到參加縣試,本就不容易。
大家都是普通人,幫一把,結一份善緣,有何不可?
那些大戶人家每年都講究布善施粥圖個好名聲呢,他們徐家,走到這一步,多結一些善緣,總是沒錯的。
再者,這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
縣試將近,出現在大街小巷的讀書人都少了許多,多數都是在家裡埋頭苦讀,抓緊時間背書看書的。
學子辛苦,作為家人,幫不上多大的忙,但給孩子補身體,總歸是能做到的。
便是家裡再拮据,咬咬牙,也不能虧了讀書多年即將要考試的孩子。
當然,能讀上書的人家,也沒有到吃不起飯的程度,縱然窮,但讀書人自己刻苦,還一邊讀書一邊抄書賺點銀錢貼補家用呢。
住在縣城城西的郭明山便是這樣,他父親早逝,寡母靠做繡活供他讀書識字,郭明山也十分刻苦,讀書學問不錯之餘,還一直沒斷過抄書,臨近考試,這才暫停了抄書,全副心神沉浸在看書之中。
郭母也沒閒著,打算去街上買點肉回來給兒子補補身子,順便再買點白麵,回來做些饅頭,到時候給兒子帶去考場。
路上琢磨著要不要咬牙買上些紅糖,摻進白麵裡做成饅頭更能養身子些,但紅糖太貴了,買上一塊都夠買兩斤肉了。
經過茶市街的徐記潔具鋪子時,便見門口排著隊的,圍著不少人。
徐記潔具鋪子,她知道,正月初五的時候,徐家作坊招工,她也去面試了的,做繡活太費眼睛,這麼些年下來,她的眼睛,已經是不太中用了,便想著能進徐家作坊做工的話,也能有穩定的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