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宅的生活,只有一家四口,無疑是暢快恣意的。
當晚,徐春山擼了袖子親自下廚,做了每個人都最喜歡的菜,一家四口同坐一桌,再沒有多的人,樂樂呵呵的吃了晚飯,彷彿又回到了從前那般。
這裡可是古色古香的別墅級別的,環境雅緻,花園假山,院子也大的,可比從前他們那一百平的房子舒服寬敞多了。
唯一不足的,就是洗澡上廁所的,沒那麼方便舒服。
不過將就將就,問題不大。
吃過飯,張秀蘭洗了碗,灶上就燒上了大鍋熱水,徐春山給徐茵茵房裡的屏風那片摟上了兩個火盆,炭加得足足的,烘的熱火得不行。
一桶一桶的熱水提了進來,徐茵茵就熱熱和和舒舒服服的泡了一個澡。
這浴桶用著,可是比之前就一桶水將著洗的好太多。
洗了澡,渾身得勁,再躺到鋪得軟和的紅木架子床上,被窩裡全是梅花香,一個人,想怎麼滾怎麼滾,一點也不擠。
舒服的徐茵茵一覺睡到大天亮。
張秀蘭早起攤了雞蛋餅,熬了紅棗粥,吃了早飯,徐達駿便提著籃子上學堂,這裡走松林坊,不比金玉坊遠。
張秀蘭留在家裡收拾,徐春山則送徐茵茵往鋪子去,雖然不遠,但他送過去放心些。
等送了徐茵茵去了鋪子,他才返回家,就在家中,同張秀蘭一起炒制火鍋料。
往後的每一天,差不多也就是這樣的模式了。
徐茵茵進了鋪子,跟徐老頭打招呼,徐老頭見她來了,便讓後頭的徐春河和徐大郎先到前頭來看著鋪子,然後招手,讓徐茵茵同他和徐二郎一起出門去。
“咱們去城北瞧瞧那鋪子咋樣。”
徐二郎趕了騾車,徐老頭和徐茵茵坐在車廂裡,一路往城北去。
府衙位於城北,是以,城北一帶於繁華中也多了些嚴肅的感覺,在這一片,治安那是一準問題不大的。
街面的青石板蹭亮,乾淨得反光,車軲轆滾在上頭,發出轆轆的聲音,在安靜的街巷時,格外的清晰。
不多時,有人聲摻雜起來,漸漸地,便聽不到車軲轆的聲音了。
外頭喧譁熱鬧,人聲鼎沸。
徐老頭掀了車簾去看,“這就是走馬街了,比咱們楊柳巷還要熱鬧啊。”
徐茵茵順著他掀開的縫隙往外看,點頭應道:“那是,聽說這走馬街的租金房價這些,不比南門大街便宜。”
“那也是,畢竟這麼熱鬧咧。”徐老頭應了一嘴,慢慢將車簾放了下來。
有點冷。
他扭頭看了眼孫女,在車廂裡,孫女沒戴幕籬,穿著一身簇新的棉襖,他還記得,這身新衣裳是前兩天剛買的。
老三一向疼閨女,從前是,現在變了也是。
那襖子領子上綴了兔子毛,看著整個人就嫩乎乎的,一張臉跟她出門做客時似乎又不同,可哪裡不同,他也說不上來,但跟逃荒之前,可大不一樣了。
要叫他來認,他一點都看不出從前的四丫的樣子了。
那眉目,清亮有神的眼睛,和端正的身形,那是從前好吃懶做掐尖要強總是兇著一張臉的四丫從來沒有過的。
都說相由心生,這人的性子變了,似乎也樣貌都變了?
只一眼,徐老頭便不由愣了神,陷入了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