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抗戰之特戰兵魂> 第780章 歷史的恥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0章 歷史的恥辱 (1 / 2)

“廣州淪陷了~”

秘書話讓在會的人員無不驚訝,尤其是盧作孚,臉色變的尤為蒼白。

廣州於昨日下午淪陷。由於太過突然,通訊不暢,國府晚上才知道,傳到宜昌以是半夜。

“廣州淪陷了?”

“這怎麼可能?”

“不會吧,一定是誤傳。我們有6萬人馬,怎麼會一下就淪陷了呢?”

“……”

在會的人員議論紛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些高層心裡都明白,廣州淪陷對武漢會戰意味著什麼。

廣州淪陷,國人也大為震驚。這意味著中國最後一個港口城市落去敵手;這意味著粵漢鐵路被中段;這意味著中國得不到任何外援,中國只能靠自己的工業自給自足;這意味著保衛武漢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

廣州淪陷,盧作孚壓力倍增,整個人都愣在那裡。全國的工業精髓彙集宜昌,如果這些工業物資不及時運回後方,中國也就完了。

“是真的。”

這時,趙宏飛突然說道:“日軍第18師團、104師團早就在臺灣澎湖出發,在大亞灣登陸。這是一個星期前的事情了,難道你們就沒得到訊息嗎?”

一高層說道:“可是,這也太快了吧。”

趙宏飛無言以對,也不想多費口舌,不戰而退能不快嗎。

他對正在沉思的盧作孚說道:“盧先生,廣州淪陷是千真萬確的事情。武漢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不到三天武漢就會棄守。可這些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全力搶救物資和人員,保住中國最後的希望。盧先生,希望你能振作。”

盧作孚緩過神,開始振作:“趙宏飛說的沒錯,當務之急是全力搶運,保住我們最後的希望。”

此時的趙宏飛不但要想搶運的事情,還有盧作孚的安危。中國的工業命脈繫於宜昌,搶運的關鍵在於民生航運,民生航運的靈魂人物就是盧作孚。日軍特工怎麼會做事不管,任由盧作孚把重要的工業物資運回後方。

日軍7萬部隊偷襲廣州,委員長也大為震驚。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日軍竟然還有多餘的兵力分兵廣州。

震驚之餘,委員長又無比的憤怒,這麼重要的港口城市,國軍竟然沒有抵抗,輕易拱手送於敵人。後來的戰報顯示,日軍只陣亡了一百七十多人,連一箇中隊都不到,這簡直就是歷史的恥辱!

1938年十月中旬,日軍兵分三路在大亞灣登陸,繼而攻陷惠州、博羅、增城,直撲廣州,廣州守軍棄城,廣州淪陷。

廣州淪陷誰之責!?

這次日軍輕而易舉攻陷廣州,損失甚微。他們的戰報顯示:其作戰兵力約7萬人,共戰死173名,傷493名。

(Ps:有水分,但不大。戰爭傷亡資料是最不可信的。殺敵數量都會誇大,自身傷亡會縮小。)

廣東部隊與其他地方的國民黨部隊比較,一般來說裝備較好,有相當數量的炮兵、裝甲兵、坦克兵配合,輕武器中連發武器較充足。但戰前有6個師和幾個補充團被抽調北上參加武漢會戰,這時留駐廣東的部隊約為6萬人。

然而,這6萬部隊在日軍進攻面前,未能有效發揮,反而損失慘重。據日方公佈的數字,此役共繳獲中國軍隊步槍2371支,輕重機槍214挺,火炮134門,戰車及輕裝甲車21輛,汽車151輛,俘虜1340名。

這次戰役造成中方慘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武器裝備太差,戰鬥技術不足等客觀原因除外,主觀原因主要有四點:

第一,國民黨最高軍事當局對敵情判斷失誤,認為日軍在短期內不會大舉進攻華南,所以抽調了大批精銳北上參加武漢會戰,這嚴重削弱了華南地區的防禦力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