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日軍偷襲失敗,直接轉為正式攻擊。山下的炮兵開始朝玉筋山陣地發起猛轟。整個玉筋山陣地被炮彈燃氣的火光照的如白晝一般。
“衝啊~”
當鬼子前頭部隊開接近山頭的時候,山上的守軍發起了衝鋒。戰壕裡的戰士們紛紛扔出了手榴彈,然後拿起大刀朝下發衝殺而去。
原本寧靜的夜晚,在衝殺聲中、在這撕心裂肺的慘叫中,變的不在寧靜。
守軍視死如歸,用生命捍衛著這片陣地,捍衛中國軍人的尊嚴,他們腦子不斷的回想著冷欣在他們陣地的豪言壯語: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玉筋山的守軍佔據了地利優勢,由上往下猛衝。他們除了大隊隊的大刀戰術外,守軍還運用了張衝的“拼刺飛雷戰”。哪裡鬼子多就往哪裡扔手榴彈,一片片的鬼子不是被大刀砍死就是被手榴彈炸飛。場面一片狼藉。
鬼子在不斷的曾兵上衝。正在這時,上方陣地再次響起了殺喊聲,52師的援軍也及時趕來,並立即發起衝鋒,再次給鬼子以致命一擊。
伊東想玩偷襲結果棋差一招,沒有派兵去阻擋東孤嶺主峰守軍計程車兵,結果援兵一到,再次大敗而回。
直到天亮時,玉筋山又恢復了平靜。朦朧的晨曦裡,一層層日軍的屍體狼藉地擺滿陣前,青石板已經全被日軍的鮮血染成黑紅的顏色。
雖然52師不斷的取得勝利,可對方畢竟是擁有現代化裝備、現代化軍事管理的日軍,殺敵一千難免自損八百。52師經過了這幾天的戰鬥,軍官、士兵傷亡各佔一半。
在指揮部,冷欣命令道:“立即發電給軍部,彙報戰況。”
說著,冷欣猶豫了下,道:“還有部隊的傷亡。”
“是!”
通訊兵立即發電給25軍軍部。冷欣又多加了一句,是怕以現有的兵再打下去未必守的住東孤嶺,到時候壞了薛嶽的整體戰略部署。
冷欣之所以有所顧忌,是那因為101師團還有一張王牌沒用,那就是101聯隊。他們的聯隊長正是畑俊六大將譽為的“猛將”,日本人心目中的“戰神”:飯冢國五郎
52師的勝利傳到了25軍軍部。梁華盛第190師和冷欣第52師都屬王敬久第二十五軍。這兩個師在東孤嶺和玉筋山漂亮的阻擊戰,讓王敬久深感欣慰。然而電文的最後一句卻耐人尋味。
兩個師都是抗戰爆發後新組建的,剛剛組建完畢就參加武漢會戰。一來南潯戰場,他們一上陣就打得如此頑強,王敬久始料不及。
冷欣和王敬久本是保定軍校的同窗,他了解冷欣和自己一樣是條硬漢,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和自己說部隊傷亡的情況,更別說增援了。
王敬久放下電文有點無奈,自己手上只有2個師,以無兵可派。無奈之下只能把這一情況彙報給更上一級集團軍司令部。
薛嶽接到電文後立即派出自己的嫡系部隊前往東孤嶺,隨時和52師換防。25軍這十幾天的浴血奮戰薛嶽都看在了眼裡,在他內心有的只有欽佩和感謝,感謝25軍為南潯戰場所作出的巨大犧牲。
薛嶽準備派華振中的第160師前去東孤嶺換防,160師隸屬葉肇第六十六軍,這是一支特別能打仗的廣東部隊。
廣東的富庶和沿海的便利,讓這支部隊裝備精良。特別是“南天王”陳濟棠反蔣時,曾得到日本大量的軍事援助。於是,這支部隊的裝備與日軍不相上下,除清一色的“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外,每人還有一頂鋼盔,號稱廣東當地唯一戴鋼盔的中國部隊。
東孤嶺的最後決戰將有160師和日軍101師團展開。隨著106師的到來,伊東正喜的好運也就到頭了。
(PS:薛嶽是陳誠一派,王敬久和冷欣是何應欽一派。陳誠、何應欽同為國民黨的軍政要人,都是蔣介石的得力助手,卻分屬不同的派系,何應欽是最早跟隨蔣介石的人,超然於CC系、政學系、復興社之間,在蔣介石的權力圈內遊刃有餘。陳誠分屬浙江集團、黃埔系,亦與蔣經國的“太子派”結盟,是老蔣的嫡系心腹。而這兩個有份量的人,卻處不到一塊,從相識不久就開始明爭暗鬥,一斗就是17年!所以薛嶽是十分感激25軍為陳誠的第九戰區作出的巨大犧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