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嘭~嘭~”
山下鬼子的炮兵也不含糊,不遺餘力的對玉筋山主峰陣地展開炮擊,壓制他們的機槍,從而協助地面部隊的進攻。
整個玉筋山在顫抖、在燃燒!雙方用上最強的意志展開你死我活的生死激戰!
四面受敵,又有敵人炮火的掩護,鬼子還是衝上了前沿陣地。
“殺啊!”“殺~”“……”
突然,陣地殺聲震天。大刀隊毅然決然的揮起大刀,衝入敵陣與日軍展開血肉橫飛的白刃戰。
這是冷欣的另一張王牌。正如法國人忘不了凡爾登的英雄,中國人永世萬代亦不應忘記喜峰口的英雄……做凡爾登的英雄易,做喜峰口的英雄難。後者是光著腳、露著頭,使著中古時代的大刀!喜峰口的英雄,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人又抬起頭來了!
宋哲元第二十九軍大刀隊在長城要隘喜峰口戰鬥中奮勇殺敵、威震敵膽,振奮這全國人民的抗日士氣!因此,很多部隊都效仿二十九軍,組建自己的大刀隊。
冷欣曾經請了位名冠海內外的武林高手傳授很獨特的技法,既簡單而又中用。
格鬥時,先用大刀背對著對方的刺刀使勁一叩,撥開對方刺刀的鋒芒,然後反向用大刀的鋒刃對著對方的頸脖處,用力一砍或是使勁一拖,對方立馬斃命……
遍稽史料,日軍怕中國軍隊的大刀隊,並不是一般的宣傳,而是確有其事。
其實,日軍怕中國軍隊的大刀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日軍迷信。日軍認為在戰場上被大刀砍掉腦袋後便永遠不能轉世投生,只能成為孤魂野鬼。
大刀顯然比日軍手中的長槍利索得多。只見大刀隊的官兵們個個甩開雙臂,舞動大刀,對陣時用刀背用力一甩,擋開迎面鬼子兵刺來的刺刀,趁鬼子兵踉蹌著步履、虎口發麻的一剎那,大刀反向順手一刀,揮動刀刃,砍向鬼子的脖頸。立馬三刻,鬼子便身首分離,像滾西瓜似的順著山坡、打著旋兒滾了下去。
有的戰士更是利索,連砍也懶得砍,上陣一交手,用刀擋開鬼子的刺刀,然後反手將刀刃在鬼子的脖頸處順勢一拖,鬼子立馬氣絕倒地,只剩下半個脖頸連著身首。
使過刀的人都知道,再鈍的刀只要一拖,馬上變得鋒利起來,這種法子省勁而利索,無論拼多久的刺刀也不覺得累。
伊東第101師團的鬼子兵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陣勢,儘管他們是特設師團,但他們都曾經是征戰多年的老兵,戰鬥力並不比甲種師團弱多少,拼刺刀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但他們卻從沒見過這種打法,他們感覺很不適應。
此時此刻,他們覺得自己手中那杆曾經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三八大蓋”,在這支揮舞著大刀的中國軍隊面前,簡直就像是燒火棍,不僅笨拙而且毫無作用。
一時間,這群鬼子被殺的片甲不留,大部分鬼子身首異處。這一幕幕,讓這些窮兇極惡,曾不可一世的侵略者膽戰心驚。
而這些守軍正好相反,他們帶著憤怒、仇恨的火焰越戰越勇,他們一個個揮動著大刀,在敵陣中砍瓜切菜一般,刀落處,腦漿橫流,鮮血噴濺;刀刃上,白是白,黑是黑。一股濃烈嗆人的血腥氣在玉筋山瀰漫,玉筋山上的草木土石皆被日軍的鮮血染紅。
這些禽獸自從來到中國的土地上,有多少中國軍人和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慘死在他們的刺刀之下。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欠下的血債這次連本帶利的一併償還!
所有這一切,都被在指揮部裡的伊東正喜看到。他的臉色時而鐵青,時而烏紫,雙手就像是害了雞爪瘋般,那管雙筒望遠鏡顫顫抖抖,怎麼也扶不周正。
望著漫山遍野倒在東孤嶺上土黃色的屍體,伊東心如刀絞,他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恥辱、甚至有一絲的恐懼。
此時,雙方撕絞成一團,日軍的飛機、大炮也失去了作用,伊東無可奈何又無計可施,進又進不得,退又退不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計程車兵一片片慘死在中國守軍的大刀之下……
午後的陽光,照著鬼子們飛濺的鮮血和大隊手裡血肉模糊的大刀,幻化成一道道絢麗的光暈。一時間,東孤嶺上地動山搖,風雲變色……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