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覺的親自指揮下,偷襲的敵人力有不敵開始潰退,然而,增援部隊是從山下趕來,鬼子以無退路,無奈之下退守道雞窩嶺右側國軍陣地死守。守軍立即將其團團包圍。
19師兵力已經出現不足,李覺顧忌這些鬼子做困獸之鬥,於是命令部隊圍而不攻,等天亮後一舉消滅。
天亮就是這些鬼子的末日,被困的鬼子又何嘗不知。可他們以別無選擇,周圍都是敵人,只能在絕望中等待死亡的最後一刻。
大局已定,一旁的邵飛勸說道:“李將軍,還是回陣地吧,萬一鬼子夜襲主陣地怎麼辦?”
李覺擺了下手,道:“不會,今天的戰鬥他們死的人比我們還多,不敢在冒險夜襲。我要親眼看看這些鬼子的下場!”
李覺帶著無盡的殺意,眼神中透露的是恨意。
一直到半夜,這群圍困的鬼子還是企圖突圍,但均未成功,最後只能放棄抵抗。
夜晚死一般的寧靜,等快到黎明時分,天色還十分昏暗。這時,在遠處陣地突然響起了歌聲。
“追兔子玩的那座山,釣魚玩的那條溪;
現在還是頻頻夢見,不能忘懷的故鄉。
父母日子過得怎樣,竹馬之友是否依然,現在過得可好;
狂風暴雨每每讓我想起故鄉,希望有日衣錦迴歸我那青山綠水的故鄉。”
這哀怨悠長的歌聲響遍了整個雞窩嶺。那些國軍戰士雖然聽不懂歌詞大意,但內心感到無比的傷感。
李覺問身邊的邵飛:“你聽的懂他們在鬼唱什麼嗎?聽的人慎得慌。”
“《故鄉》。我曾經聽過,他們已經絕望了。”
邵飛低沉的回道,這首歌叫他想起了不堪回首的南京。
這歌聲確實哀怨,因為是在絕望中用靈魂發出最後的聲音。李覺的殺意、恨意也消減了不少,甚至心中產生了一種憐憫的心態。
一直到天亮,前方陣地毫無動靜。李覺感到事有蹊蹺,派人前去偵察,結果發現該那些鬼子已全部毀掉槍支用刺刀自殺了。
李覺看到那悲慘的一幕,感嘆道:“我很想尊重我的敵人,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讓我無法尊重。”
邵飛在一名大尉身上發現了一本日記,日記已經鮮血染成了紅色。日記中夾著一張全家福,也已經通紅一片。
邵飛隨意開啟看了下里面的內容,裡面寫道:
1838年7月7日至10日。抵達上海。雖然我們不擇手段地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我已深深地感到了戰爭的殘酷性。我為什麼、為誰幹著這種無恥的暴行。我只能把這些問題深藏在自己的心底,對誰也不敢說。
7月20日。今年的櫻花節,我們全家在家鄉照了一張相。可是,當櫻花再次盛開時,親人們就不敢再看這張相片了。每當我凝視它時,自己就止不住淚水。呵,明年的櫻花節,我的兒子將變成孤兒,我的妻子會變成寡婦,而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又能在哪裡找到自己的骨肉?
8月1日。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我們的大炮猛轟山頭,一塊彈片直落到我身邊,實在太危險了。該次戰鬥中,我的指揮官、八中隊的隊長、幾個小隊長和另外許多士兵加起來共100多人,全都死於沙場……
8月4日。我厭倦死了。身體瘦得皮包骨頭,卻仍不得不去幹殘酷的暴行。良知使我愧對雙親。中國士兵富有犧牲精神,他們武器先進,又擁有有利地形;他們小心翼翼地監視著我們,又處於以逸待勞的有利條件,不像帝國軍隊那樣疲憊不堪。我們的軍需品極難運進來,似乎已毫無勝利的希望。好幾次,我們遭到中國軍隊的夜襲和炮轟。在敵人的炮火下,自己的生命朝夕難保。眼下,活著的軍官只有我和另外四個人。今天,聯隊已不得不請求上級增援。
邵飛看完合上日記。昨天就是8月4號,看來日記也只能寫到這了。
隨後,邵飛把日軍和那張帶血的全家福交給李覺,道:“這是一名中隊長的日軍,這日記和那張沾滿鮮血的全家福照片,就是這場戰鬥最好的佐證。”
李覺開啟日記隨便看了下,道:“日本軍國主義窮兵黷武,發動了這場罪惡的戰爭。他們在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災難,讓無數兒童變成孤兒,無數婦女變成寡婦,無數母親失去兒子,他們這是自食其果!”
邵飛心裡有點沉重,帶著自己的人在天亮前返回主陣地。
(PS:當中的故事來自《國民黨起義將領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