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打仗三板斧:大炮狂轟,飛機濫炸,最後步兵狂衝。
這千篇一律的打法松浦淳六郎是學到了骨髓裡,永遠那麼的中規中矩,像個一個老老實實的小孩。
8月1日上午,戰鬥一開始,松浦淳六郎就命令炮兵、航空兵對金官橋陣地發起異常兇猛轟炸。
從鄱陽湖的鞍山移駐到九江郊外的炮兵陣地,集中數十門大炮,一齊朝金官橋地界的各個山頭鋪天蓋地的猛烈轟擊。成百上千顆炮彈落在中國守軍的陣地上。
緊接著,十多架戰機齊集金官橋上空,對著已被炸成焦土的中國守軍陣地,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轟炸掃射。
金官橋一線數十個山頭煙塵蔽日,火光沖天,粗大的樹木被攔腰折斷,低矮的灌木和芭茅草也被燒光,各個山頭的泥土,被炸成一片鬆軟灼熱的焦土。
薛嶽十分不放心金官橋,他和松浦淳六郎一樣,認為金官橋是個軟柿子。70軍說是一個軍,其實就是一個師的兵力。雙方戰力對比,日軍一個師團對國軍一個師。
李覺完全是空揹著一個軍長的頭銜,他的第七十軍本來就只有兩個師:第十九師和第一二八師。
在防守九江的戰鬥中,第一二八師一觸即潰,師長顧家齊被陳誠直接撤職查辦,師的番號也被取消,原第一二八師兵員被陳誠撥歸預九師張言傅指揮。
這樣一來,李覺的第七十軍就成了一個空架子,他手上掌握的就只有第19師,而該師師長也由李覺兼任。
這就是薛嶽所顧慮的,如果19師也學128師那樣,第二道防線將一觸即潰。
“現在金官橋情況怎麼樣了?”
戰鬥才一開始,薛嶽就忍不住來了電話,詢問戰況。
“請薛長官放心,有我李覺和70軍在,陣地丟不了!”
李覺完全是信心滿滿的回覆了薛嶽,這反倒叫薛嶽開始擔心。他不是很喜歡說大話的將軍。而李覺的自信來源於他獨特的陣地構造。
李覺第七十軍是一支湖南部隊,裝備一般,戰鬥力也不是很強,但湖南人忠勇好鬥的血氣和不服輸的倔犟性格,卻使這支部隊充滿勃勃生機。
自從7月26日退守金官橋之後,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李覺命第七十軍在金官橋的各個險關要隘嚴陣以待,抓緊戰前的分分秒秒,日夜不停地構築堅固的防禦工事。
在如何嚴防死守金官橋陣地的問題上,李覺用上了謀略,又做好了打硬仗的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
日軍千篇一律的打法,李覺瞭然於心。尤其是松浦淳六郎這傢伙,他已經把這打法發揚光大。所以首要任務是防炮。
之前李覺曾得到蘇聯軍事顧問的指點,學會了構築一種可防敵人飛機大炮轟炸的防禦工事。利用這一帶土質堅硬的特點,構築了一種獨特的防禦工事。
這種防禦工事十分奇特,他們將掩體挖成陶罐狀,肚大頂尖。然後用壕溝將各個陶罐狀掩體連成一體,相互溝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壕溝上又用粗大的立木和橫木用鐵碼釘密密實實地釘緊,然後覆蓋上兩米厚的泥土,這種獨具創意的防禦工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有效地防禦日軍飛機和炮火的轟擊。
遇上敵人轟炸,將士們躲在陶罐狀的大肚內相對安全,壕溝上方粗大的原木和兩米厚的泥土,敵人的炮彈一般無法炸塌。即使炸塌了,躲在陶罐狀掩體中的將士們依然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