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上午,部隊準時出發,於中午時分到達邵飛預定的伏擊位置。
邵飛開始部署部隊,一排、二排、三排單兵間隔一米,在土坡展開防禦陣勢。
各排配發3挺歪把子輕機槍,一名狙擊手。每名戰士配發3顆手榴彈。
四排為預備排,後勤負責運輸傷員,醫療隊6人,在土坡後面50米處負責救治傷員。
邵飛和其他9名特戰隊員,埋伏在公路東面20米處,用乾草堆徹底將其隱藏。
部隊一切安排就緒,就等鬼子們自投羅網。
一小時後,十二輛日軍的軍用卡車,朝伏擊圈緩緩開來。
第一輛車的駕駛座旁,坐著的是一位少佐軍官,他不斷的從汽車窗外觀察外面的地形。
前方的土坡並沒有引起日軍少佐的太多關注,因為沒有人會笨到,在這種低坡度的開闊地伏擊他們。
十二輛車繼續大搖大擺的行駛,等完全進入趙飛三個排地伏擊範圍內。
突然“砰!”一聲槍響,秀才打中了第一輛車的前部輪胎,車“吱~”的一聲停到了路面。
這時,西面的趙飛已發動了猛攻,機槍、步槍的子彈如雨點一般,朝車廂裡的鬼子射去。很多鬼子沒來的急下車,就一命嗚呼,免費回了老家。
“下車!隱蔽!”
少佐大喊後,拿著大正十四手槍,狼狽的爬到汽車的東面,依託汽車為巖體開始指揮反擊。
汽車上的鬼子,快速的從車裡跳出,躲到了汽車的東面。運氣不好的鬼子,跳車後直接被子彈打中,和這個世界就此絕別。
趙飛的一輪突襲擊斃了日軍三十多人,但此時訓練有素的鬼子已經站穩的腳跟,開始依託汽車對趙飛展開反擊。
鬼子並不像電視裡演的是泥捏的,槍法準,訓練極為有素,尤其是抗戰初期的鬼子,經過長期的嚴格訓練,臨場反向超乎了邵飛的想象。
鬼子步兵反擊的同時,重機槍手在汽車的前沿架起了機槍,對趙飛開始瘋狂掃射,
二十名鬼子架起了擲彈筒,開始炮轟趙飛的陣地。
“嗖~嗖~”刺耳的聲音在空中響起,“轟~轟~”陣地上不斷的響起榴彈炮的轟鳴聲。連隊三個排的戰士開始出現了傷亡。
特戰隊的三名狙擊手,手不停蹄的不斷拉槍栓,狙殺機槍手和擲彈筒的鬼子,而那些鬼子的小隊長以及那名少佐躲在了隱蔽處,很難狙殺的到。
秀才看準了目標,一顆子彈直接命中了擲彈筒邊上的炮箱。“轟~”的一聲,鬼子死傷一片。
兩方激戰了二十多分鐘,日軍傷亡超過了六十,三十多死在車內,其餘的被趙飛三個排和狙擊手所殺。
而趙飛的三個排,因為三名狙擊手的不斷狙殺敵方敵方機槍手和炮兵的關係,傷亡在十幾人左右。
強子帶領的後勤隊的戰士,不斷的將受傷的戰士用擔架將他們一一運到了後方劉盈的醫療隊,進行醫治。
戰鬥進入僵持白惡化階段,趙飛大聲命令:“實行第二套方案!”
三個排的戰士全部躲到了土堆後面,不在攻擊,從身上掏出了三顆手榴彈,並拉開引線,等待最後的命令。
鬼子見八路軍不在攻擊,鬼子的少佐拔出軍刀,有點惱羞成怒,大聲命令:“機槍掩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