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12月25號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國共再次合作。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過***29軍打響了抗日的第一槍,中日抗戰全面爆發。
同年8月,120師成立。9月下旬,第120師師部率第358旅挺進到,以管涔山脈為依託的晉西北地區,第359旅挺進到五臺、平山地區,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9月底,第120師以第716團第2營為基礎組成雁北支隊,深入雁門關以北同蒲鐵路以西的日軍佔領區,開展游擊戰爭,襲擊了井坪、平魯,逼近大同。
趙飛所在的連隊被派往石門村一帶駐防,發動群眾,擴建部隊和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根據地。
部隊進入石門村,村民見到了有部隊開拔過來,迅速閃開,唯恐避之不及。
邵飛和趙飛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看到這場景,邵飛無奈的笑了笑,這種事情他們在長征中見過兩次。
邵飛轉頭,笑著問趙飛:“這場面,是不是似曾相識啊?”
“有點。”
趙飛邊走,看了看周圍的村民的表情,對邵飛講道:“不至於,他們只是單純的怕當兵的,對我們八路軍不熟罷了。”
部隊來到村子中央的空地上,趙飛命令部隊停止前進。
連隊在空地上列隊站立。嶄新的軍裝,整齊的佇列,給人一種充滿朝氣的感覺。
這就是邵飛最注重的部隊軍容,只有好軍容,百姓才會對他們有信心。
這時,一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彎著腰,走了過來。
“老總,老總。我代表石門村歡迎貴軍,我是村長。”
男子點頭哈腰,似乎習慣了這樣的動作。
趙飛面目和善,朝男子敬了個很標準的軍禮,禮貌說道:“你好老鄉,我不是什麼老總,我叫趙飛,是他們的連長,你可以叫我趙連長。”
村長見趙飛對自己如此禮待有加,差點沒把自己給嚇壞了,恐慌的說道:“不敢!不敢!”
這樣有朝氣的部隊,這樣有禮貌的長官,村長從來沒沒見過。他跟就不相信,有當兵的長官會對自己如此禮遇有佳,唯一的解釋是,他們另有它圖。
沒等趙飛開口解釋,村子連忙說道:“我們村裡真的沒有糧食可以供養貴軍了,部隊來了一撥有一撥,我們實在是承受不起了。”
趙飛和邵飛對視了下,邵飛上說道:“應該是晉綏軍,或是中央軍。”
趙飛無奈,只能耐心的解釋:“老鄉,不要怕,我們和他們不一樣,我們是窮苦老百姓的隊伍,我們是八路軍。”
“八路軍?”村長搖了搖頭:“我沒聽過,只知道晉綏軍,中央軍,還有地方的治安團。聽說鬼子也快打過來了。”
村長說著,膽好像大了起來,不由的冷笑了下,感嘆道:“那支部隊不都是說是百姓的隊伍,可最後不還是……”
村長無奈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