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三人坐纜車到站,選擇了依次按逆時針,順夫妻泉小溪流而下到小東門口,有人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這溪水釀酒,雖未能比上那夫妻泉水,但有著夫妻泉的香甜,雖經遠遠流暢而多少變了一些。但還是清澈,和荷花食品有限公司後面山的那泉水在荷花食品有限公司前面而匯合而流進芙蓉江河流,也許這是帶上這夫字的原因吧!用這水釀出來酒叫芙蓉江酒。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種各樣的地方特色小吃,特色產品,有序的擺放在前面桌上,這是大山在舉行特色展示。一支民間的樂隊不停跳著優美動聽的舞曲,人們,不在於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譁,是眾位遊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地上中間的,是喝醉了村農。不久太陽落到山頂,人的影子散亂一地。這是東門進出口,三人和遊客跟隨著走出停車場。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鳴叫,那是因為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們在快樂。而這些鳥兒也伴隨山林的樂趣,又怎可能知道遊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隨大山村人遊玩的樂趣,又怎麼知道大山村人是以遊客的快樂為快樂。這時能夠同大家一樣心情愉悅。
有的遊客開始走賓館登記住宿了,三順街道回到公司,這時才知道有點餓,然後一同到飯堂打了三份飯菜吃起來,陶吳敏還沉澱這大山的山水間。三人吃完飯各自回到宿舍睡了,今天太多了。
早上起來,荷花正忙著洗臉刷牙,陶吳敏就提著早餐來了,她把早餐放到桌上說:
“姐,今天又怎麼出發?這地方是好地方,不亞於世外桃源,是山水田園的好去處。”
“真有這麼好,我怎麼沒覺得呢?”黎紅推門進來說。
“去去,那有你插嘴的份。等你都知道山水之美,那審美觀就太不值錢了。不管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還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還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也不過如此。姐,你說嗎?這大山村有過之而不及。”陶吳敏說。
“難得你有如此高的評價!”荷花默默含笑,看著陶吳敏說。
“我跟你說話,你看我幹嗎?”陶吳敏說。
“沒有啊!”荷花回答說。
“走了,走了,今早我們就從南門開始從溶洞到山頂,然後從地面回來。”荷花停了一會,吃完早餐說。
三人走出廠門口順工業園區方向走了一會,左轉一條公路通向廠房斜後面的山腳下公路的兩邊都是大小不同廠房,當然最大的就數荷花食品有限公司了,除此之外最大的廠房都比荷花食品有限公司小好多倍了,三人直走了大兩公里大老遠的就看見有一個牌坊了,三人走近一看牌坊上頭刻著:
“南門歡迎你!”
左邊的門柱子上刻著:“高三百尺牌坊,知是何人雕塑。”
右邊門柱子上刻的是:“聚一千家燈火,輝映此處樓閣。”
這是大南門,走過牌坊,兩邊同樣是各種各樣的店鋪,同樣有停車場,只是少了,共有六個這樣的停車場,這裡的客人少得多了,因為高鐵也好,高速也罷,進出口都在大便坡,東門,比較方便近點,從東而來的遊客都會選擇東門進;而從西面來的又選擇西門進出口要方便。所以相對來說南門進出口最不方便,遊客也就少得可憐。
三人走完停車場後,同樣是用花崗岩石鋪成的地面,這地面不大,只有三百來個平方。中部同樣是一個六邊形噴水池,噴水池的中間是一條高八米的四方柱,它頂部是牟老爺爺的塑像,這是荷花要求的,走過這地面,上十步臺階就是剪票口。三人未去檢票口,而是透過坪地然後向右走,順通道走過一道綠化帶,下八步石梯步是一通上前裡的公路,三人橫跨過公路又跨過綠化帶,然後走過一座橫跨在一條小溪流上,這條小溪只有五米寬,水流也不大,在那些大小鵝卵石中隱隱約約有些水。走過木橋又是一條公路,三人繼續向右斜上走了大約百多米,然後向左轉上一個坪地,這坪地是用水泥澆築的,地坪外是一多米的亂石堡坎,在邊上有一個保安亭,地坪的裡面依靠著小華山山腳,緊靠離山腳不到五米是檢票口,檢票口的右邊是售票大廳,左邊是商鋪和衛生間。和先前有所不同,透過檢票口走過大約五米就是石梯步總的有一百五步,這些梯步長度不一,長的有二十多米,短的只有兩米左右,寬度也不一樣,寬的有一米,不寬的地方剛好容一隻腳,就是一個梯步,也有寬有小,起步的第一步兩邊都有石碑右邊的是介紹牟老爺爺們的是怎樣發現探索以及怎麼保留的等功績。左邊是各洞之間的線路名稱分部圖。踏上梯步,兩邊的樹枝野草把整個臺階掩映在這潮溼的山腳下。
荷花把前面繪的線路圖遞給黎紅,走洞裡到第一個十字路口在上前走一百米,在往左邊斜上兩三米就可以看見洞口了,洞口很大有四五米高,只是有點狹窄,但兩人拼排走還是可以的,大家走走了大約有三公里左右,前面也越來越寬了,走的有一百米左右,人們就一下子驚呆了,天啊!這麼寬敞,足足可以容納七八千人,而且可以向左右走,這是第二個交叉路口,由於今天沒那麼多時間,只有向前向上走,又走了三個多小時,看可以隱隱約約看見有些光線,在走了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出口的地方,就這在洞裡也能聽到外面瀑布流水的聲音,四面都是峭壁,沿峭壁修的梯步爬出洞口,以前是根本不可能上去的,從洞口到地面有八九米高,出洞口看見那水洞口,是在兩山狹谷的峭壁的縫隙間噴射而出,來了一股萬馬奔騰的泉水,從洞口飛流直下涯底,形成巨大的瀑布,從洞口到涯底有六七十米,涯底是是天然的清水藫,濺射出層層水霧,然後順山谷流向遠方。真是: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凝視銀河落九天。陶吳敏不停的發出感嘆:“天啊!世上居然有這麼好的地方!這真有水簾洞般的景象,多美的人間仙境!”
現在又在這潭水的邊上修兩個八角亭,亭子的四周是長木椅子上,中間是一張木製圓桌,可供遊客享用,三人和其他遊客自起心賞,十分心悅。這時的荷花都有:“假若有小酒,喝上一杯,這不就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或許也歐陽修的山水之樂?或許也范仲淹的二者之為。”三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了半小時左右,眼看夕陽快要落山了。三人然後走到豬嘴巴,坐上纜車回到公司,一天來的疲憊使三人很快進入夢鄉,荷花本身的身體就不是那麼好。她只是想努力想留下陶吳敏這樣的人才,硬撐著,明天得繼續,自己雖是大山村人,就是未打造之前,也沒有走完,也想趁這機會走走看看,一方面陪陶吳敏,一方面看看是有不恰當的地方需要修改。自己想尋找最佳完美的方案,如果不是陶吳敏的到來,在辦公室裡是走不不了。
第二天晨早,荷花還未起床就先打電話給黎紅,自己立馬起床漱口洗臉,休息了片刻,黎紅和陶吳敏也來了,三人一起坐上電梯下到一樓,同樣在廠門口吃了早餐,荷花也特意向店老闆要了三碗油茶喝。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就看見了山腳前有一道木製古典式牌坊,門前兩邊的兩個石獅子日夜的守候在這裡,地上同樣有花杆,牌坊的門頭上是:“人結地靈”幾個大字,小面是小南門幾個小字。
正大門左邊的鐵紅色圓木柱上是:“駝行萬里鞍在上;”右邊的圓木柱上是:山高千尺人為峰。、
正大門的兩邊是供遊客走的小門,整個牌樓巨大巍峨,古色古香,每座牌坊都有一個或蕩氣迴腸、或高風亮節、或發人深思的一個故事,牌坊上的每一道精雕細琢磨圖案都是一個傳說,有著名的二十四孝,有水滸梁山好漢,又有隋唐英雄,還有桃園三結義,也虎門銷煙,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井岡山會師,遵義會議,搶渡烏江,搶渡赤水,還有紅四插上天安門廣場上,還有飛船飛越月球也不在話下。這圖案讓人咋舌。這正背面的圖案集於一處構成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形成一個民族。
坐南向北,橫跨進去是一個十分狹小的小石板街。牌坊屬四柱三孔樓牌式樣,分頂層、頭層、和底座,木材雕刻,雕工精緻,宏偉壯觀。頂層是八仙神遊圖,為鏤空浮雕,只見鐵柺李手柱柺杖、張果老倒騎驢、曹國舅拍著雲板、何仙姑手持蓮花、籃採和挽著花籃、呂洞賓持劍拂塵、漢鍾離手搖棕扇、韓湘子口吹橫笛,眾仙神態各一,惟妙惟肖。
單單就是這雕刻細膩,式樣獨特,外觀古樸鐵紅色,紋理細密,光滑柔韌,就一道亮麗的風景。三道錯落有致的古典上翹簷角。青淺紅透綠,光潤如玉,日曬風乾後則又恢復它純淨,鮮亮奪目。
這些花紋精緻優雅。
跨過牌坊是一塊塊石板地坪,這是一個十分狹小的石板街。別小瞧了這小吃街了。叫賣聲,歡笑聲,喇叭聲響成一片,你一定沒想到這寧靜的山村也有個這麼熱鬧的地方!一定會讓你眼前一亮。均安蒸豬熱氣騰騰,肥而不膩;雙皮奶香滑美味,奶香陣陣,還有麥芽糖、黑金桔、大良崩沙、雞公欖、薑糖、炸牛奶、芝麻糊,叫花雞,麻辣雞……讓你垂涎三尺,不敢放慢腳步。
只有你最想吃的,沒有最好吃的。還有各種燒烤,剛打撈上來的鯪魚,新鮮的地方清水魚,魚肉,鮮出爐的鯪魚餅,鮮香四溢,彈滑可口。大山的美食也真讓你讚歎。雖地面小,但盡有。
向右轉,再左轉上了停車場。三人再把停車場逗留一會,靠山腳的右邊上有一個超市,店員坐在櫃檯旁,正在清理錢櫃裡的零錢。一個清潔工人正坐在店門外門口的長板凳上打理工具。緊靠超市的邊上有一個小型的全南竹涼棚,涼棚的三面都是空的,中間擺放了一張長方形木桌,四周四條凳子在那無人坐,在順山行不遠處是衛生間,在它們之間是長長的石梯步,荷花她們在車場的外邊上的條形長椅上坐上一會,這裡沒多大變化,就增加了牌坊,以前的小賣部改成了超市,靠外邊上的保安亭也沒變動,三人坐了一會,慢慢踏上向梯步向洞口而去,就在梯步的中間半坡邊上有一個很小的平臺,平臺上可以容納三四個人,在這平臺的裡面靠山腳的邊上有一塊高兩米多的石碑,這就是詳細介紹牟老爺爺的那塊功德碑!從起步到洞口要上百多步梯步到洞口,在洞口的旁邊有大小一樣的兩塊石碑,一塊是介紹溶洞的詳細線路圖,一塊是介紹溶洞各景點的大致景觀的名稱。這些也沒多大變化,唯一多的是緊靠梯步的右邊多了不大不小的人工山水圖,三層流水聲隱隱作響。大家一起慢慢走進洞,洞裡再也不是以前的漆黑一片,而是在燈光的照耀下,一片通明,如同白天,而且在凹凸不平的洞壁上時不時的掛上彩燈,清楚的展示在眾人面前,為遊客消失疲勞。天螢幕上的水珠偶爾滴在大家的身上,顯得有些冰涼。再沒有水的天屏上偶爾增加了天幕。地面上的一切東西在燈光下,看得一清二楚,以前凹凸不平的狹窄地面,而今是一條寬闊平整的水泥路面通向各個進出洞口,又在一些地方增設了安全標識。
三人來到第一個十字路口,荷花叫黎紅拿出圖來,然後先從右邊走,這個洞越走越窄,最後只能容一個走了,這樣走了兩個小時,前面突然又十分寬敞了,洞壁全是石鐘乳,還聽到啼噠啼噠的水滴聲,大家一看,那些水啼在一個有十多米大的水藫裡,形成了天然湖,陶吳敏好奇的用木棍探試了一下,不深,最深的地方也不到一米,燈光照謝在湖面上,一下子蕩起一串串繁星。
順湖邊而上走了十多米,在凹凸不平的洞壁上出現很多石羅漢,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蹲著,有的跪著,有的單膝跪地,有的跨跳,有的散步,有的飛奔……總之各種姿勢不盡相同,有的在笑,有的在哭,有的在大喊,有的在含含糊糊,總的各有的表情……。這就是九百六十個石羅漢,資態神情各有千秋。
特別是那鍵盤羅漢,正在聚精會神用他細小長長的手指,不斷敲打輸入確認鍵盤上的各個程式碼,這麼多的遊客的喧譁與騷動,他都不會理會。
還有那程式設計羅漢,坐電腦前,聚精會神地翻閱每一個程式,生怕那一個程式出錯,帶來很大損失。
你看那華為手機羅漢更是別具一格,一部手機在手,啥都有的高興勁,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手裡提著從啊裡巴巴上,拼多多,還各網站賣的東西,眼睛又看著手機收的電視劇……
在這些羅漢的前面有一長方形古典式古銅色香爐,香爐底部是一張四方桌,桌上有香燭紙,在桌前方地面上有一這是提供給遊客方便用的。旁邊有一個男性老年人,不斷的介紹這些羅漢為人類所作出的貢獻。
走過這一段後是一條容納七八人並排走都不碰洞壁的大道,而且非常平坦,就跟柏油馬路沒啥區別,洞壁也十分光滑,這樣走了一百多米,就有兩條路可走了,一條是繼續平走,一條是向上宛如梯子的路,這梯步很似特別,以前一步只可以容納一隻腳,現在鑿寬一些,方便遊客好走。
荷花她們就先走下面了,她們平走了十來米就右轉走了四五米後又是一個洞口,好像往回轉了,這樣來來回回走了十多米,轉二十道彎,是一個很大的溶洞。
可容納七八百人,並且十分平坦,在平坦的中央有一個突然掘起一個很大的平臺,在平臺上有一蹾石像,好似坐在荷花嬋上,從那修長的身影和表情看有一點觀音佛像,在她的前面還真有自然的四方形香爐似的。左手高舉,右手拿著好似一個葫蘆吸收瓶的東西那都以前的事了。現在都以加工成了觀音像坐在荷花嬋上,形象逼真,右手託自葫蘆瓶,瓶裡插一仙草,左手平於胸前手裡拿著一串佛珠,盤膝坐在蓮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