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在陵寢墓穴之中,找到了汪治的屍體。面色驚恐、死不瞑目,好像是生前見了鬼一般。
黃錦看著汪治的屍體,面色凝重,思索了許久,長嘆了一口氣。
他與汪治的關係並不好。
太監這行當,狼性文化比較盛行,大家都是競爭上崗、零和博弈,一個吃得多、其他人就吃得少。再加上就業環境不好、內卷狀況嚴重,就導致同行之間非友即仇。
有句話叫“世上最瞭解你的人,一定不是你的朋友,而是敵人。”
他倆都是皇帝身邊的老人了,多年互相鬥下來,都對彼此無比了解。
黃錦知道,汪治是個沒心肝的,做事極為狠辣,不在乎他人、更不在乎自己,唯有對皇帝極為忠誠。
能把他嚇成這樣……只可能是與皇帝有關。而且絕對不是小事。
黃錦收殮了汪治的遺體,掩蓋了墓穴的痕跡,便帶著十位天人供奉,親自朝著建文帝離開的痕跡追尋而去。
及至天色大亮,黃錦追到了李淼和建文帝交戰的那處平地。
已經不見人影,但只看此處的痕跡,黃錦便面色一肅。
“諸位,且去周邊探查一番,注意戒備,互相之間距離不要超過百丈。若聽到有響動,所有人不要遲疑,即刻回援。”
黃錦對十位供奉說道。
諸位供奉點點頭,依言行事。
這些供奉的外貌看著普遍要比汪治帶來的十位供奉老一些,甚至有幾位已經是發疏齒松、鬚髮皆白,像是已經要行將就木的老人。
既然知道是來追擊建文帝,那這些供奉不可能不提前解除秘法、脫離天人五衰。這蒼老的外貌,就是他們的真實外貌。
修至天人境界,已經多少有些見神不壞的特徵,不到壽命將近是不會露出老態的。這些人蒼老的外貌不是因為天人五衰,他們確實已經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
朝廷抑制天人五衰的秘法說白了,就是將天人的生命給強行分成了“抑”和“揚”兩種狀態。
平時陷入沉眠,將“天人五衰”的程序壓到最慢。然後在有用的時候喚醒,趁著“天人五衰”沒有重新發展起來的時間爭鬥,然後重新陷入沉眠。
這個過程,是有損耗的。這二十位,就是基本快“到期”了的供奉。
只看這些供奉的狀態,就知道朝廷的家底兒,最起碼是能隨時呼叫的家底,已經差不多見底了。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供奉也是從江湖上搜羅來的。朝廷抑制武學、打壓門派、鎮壓江湖,天人也日益稀少,能湊出三十個來,已經是挺不容易的了。
且說回眼下。
諸位供奉離開之後,黃錦蹲下身,從懷中掏出一方手帕,從地上撿起血肉和破碎的布料檢視。
“此處爭鬥的,有兩人。一個穿明黃色外袍、布帛腐朽,應當就是建文帝。”
“還有一個,衣著嶄新,做工極好,看料子、做工,是北直隸的風格,應當是順天府出產的。”
黃錦復又前行幾步蹲下,檢視了一番痕跡之後,竟是原地擺出了一個拳架子。
“在此處拼了一記,而後建文帝倒退,此人復又跟進,過了十幾招後分開。”
“就是這架勢……看不出是什麼武學,應當是自創的。”
他又朝前走了幾步。
“掌印……降龍十八掌。”
“然後又是這招自創武學,逼退了建文帝。”
“建文帝閃身上前,用的是‘日月爭輝’。”
“之後……便是一通亂戰。兩人都受了傷,建文帝逃離之後,此人站在此處停留了片刻,而後飛身離開。”
三言兩語之間,竟是將李淼和建文帝之間的爭鬥還原了個七七八八。
黃錦是“介子”,而且是純靠自己悟性、又在皇宮內通讀百家武學之後成就的介子。能看出這些倒也不奇怪。
黃錦蹲下身,從懷中掏出一方手帕,撿起兩團血肉放入懷中。又挑了兩塊碎布,也是包好收起。
“此人不是籍天睿,也不是冒充籍天睿的那個明教教主。”
黃錦閉目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