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殺破唐> 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 / 2)

方陽賢被斬後,鄆州城內已無大將可用,李師道聽從賈直言的勸說,去請於化隆出山,這才得知於化隆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離開了鄆州,去向不明。

李師道又驚又怒,像於化隆這樣的死老虎,平日都由銅虎頭看管,一舉一動都要及時向他稟報,究竟出了什麼事,人都失蹤了一個月,自己竟然還矇在鼓裡

李師道急找楊青果、毛雄來問,得報二人亦不知去向,李師道愣怔半晌,忽然一口血箭自口中噴出,身子直豎豎地倒了下去。

軍隊可以背叛他,刺史、縣令可以背叛他,幕僚近侍可以背叛他,唯獨銅虎頭不能,若連他們都棄自己而去,那就是地地道道的眾叛親離,這苦撐的大局還有什麼指望

李師道一病不起,渾渾噩噩不願管事,其妻魏夫人,侍妾蒲大姐、賈安安等終日圍著他哭泣,李師道拉著她們的手,只是流淚,嗓子眼裡卻吐不出一句話。

這日下半夜,軍醫署主事黃大仙熬好了湯藥進來服侍,李師道拉住他的手,哆哆嗦嗦地問道:“鄆州,破了沒有。”

黃大仙心裡正煩躁,滿府滿城的人都跑光了,偏偏自己這個什麼狗屁軍醫署主事讓人看住脫不了身,一旦城破,自己和全家豈非都要死無葬身之地而這一切偏偏都是躺在床上這個半死不活的人鬧的。

他心裡含著一股子怨氣,見問,怨氣更濃。

“沒呢,若是城破了,您老人家哪還有運氣躺在這兒等人伺候呢,或早讓人大卸八塊啦,呵呵,瞧我這張臭嘴,來,該喝藥啦。”

黃大仙是陪著笑臉說出這話的,此等忤逆之言,即使是這個時候說出來,依舊讓他心驚肉跳。李師道是敗了,淄青李家算是一敗塗地了,不過在他嚥氣之前弄死自己這樣的小蝦米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要沉住氣,要低調。

於是又緩了語氣道:“跟您說笑呢,沒呢,城外雖然大軍雲集,不過城內還有十萬駐軍,他們一時半會兒打不進來。”

“那城外呢”

李師道的嗓音沙啞的厲害,這聲音倒像是從地縫裡摳出來的,十分刺耳。

“城外哦,外面也好著呢,除了曹州、兗州失陷,其他的都還在咱們的手裡,這不,今日午後還有援軍進城呢。”

“援軍哪路援軍,將領是誰”

“是哦,是裴仁勇、裴仁靜、裴仁渠三兄弟,聞聽鄆州被圍,他們在家鄉招募了義軍就趕來救援了。”

聞聽這話,李師道欣慰地笑了,都到這個時候了,還有人願意招募義軍來救他,看來自己氣數未盡嘛。

裴仁勇三兄弟是午後進的城,卻不是來救援他李師道的,三人當年聚眾為匪,後被李茂招安,裴仁勇在密州輔唐縣做縣丞,裴仁靜在登州黃縣做主簿,裴仁渠在青州壽光縣做主簿,都混的不甚如意,此後陸續辭官回鄉,在鄉里休養生息。

此番十一鎮大軍會合左右神策共討淄青,三人覺得機會來了,便散盡家財招募了一批勇士,日夜訓練,待價而沽,哪邊勝算大,投奔哪邊。

卻不想佔據十二州之地、擁兵十萬的淄青鎮,卻如紙房子一般,呼啦啦便倒了下去,三人急了眼,若李師道就這麼敗了,自己這番辛苦可就白費了,弄不好還要被扣頂從逆謀反、聚眾抗拒官軍的帽子,那可就真是大難臨頭。

三人一合計,得立即行動起來去投奔官軍,裴度和突吐承璀是高攀不上的,十一鎮大帥中,他們跟李茂還算有點關係,於是決定去投李茂,不意走到半道上卻撞見了義成軍節度使李全忠的兵馬。

義成軍將士二話不說將這夥民軍圍了起來,繳了器械,將三人帶去見李全忠,李全忠正眼懶得看三人,下令推出去斬首,危難時刻,裴仁勇顯出英雄本色,大笑三聲。李全忠覺得這人有些意思,喚回來詢問,裴仁勇道明身份,向李全忠獻了一計,自請進城去做臥底,將來裡應外合襲破鄆州城。

鄆州做淄青首府多年,李氏父子三代經營,城高池深,重兵防守,十分堅固。李全忠根基不深,急於立功穩住自己的節度使地位,自出兵時起便立志要打破鄆州城,成就自己的忠貞敢戰之名。然而見到了鄆州城後,不覺滿腹煩惱。兵馬是藩帥的命根子,手上沒了兵馬,在朝廷眼裡就無足輕重,他可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本錢都消耗在鄆州城下。裴仁勇這話正和他意,於是便將三人放了,打發三人進城去充當臥底。

三人底細乾淨,又是鄆州被圍後第一支前來救援的民軍。李師道病後,主持政務的賈直言、李公度對裴家三兄弟的義舉採取了審慎的態度,一方面熱烈歡迎裴家兄弟進城,一方面又採取措施,將三兄弟與他們所攜的兵馬隔離開來,防止中了敵人的奸計。

這本是一條十分穩妥的計策,卻被病中李師道的一紙任免令打的粉碎,李師道把裴家兄弟當成了救命稻草,他需要三人的義舉來鼓舞業已蕩然無存計程車氣,因此極度不滿賈直言和李公度的穩健處置,他繞過幕府,揹著賈直言、李公度,私自下令任命裴仁勇為平盧軍的都知兵馬使,任命裴仁靜為內院軍兵馬使,任命裴仁渠為揚刀軍兵馬使。

李公度聽到這個任命,嘆了口氣,對賈直言說:“某近來心痛病發作,再難支撐,府中軍務政務就仰賴元朗兄了。”言罷,離開幕府,稱病不出。

賈直言挽留不住,只能苦笑,他和李公度明爭暗鬥了這麼多年,直到最後時刻才算分出勝負,他勝了,可又有什麼意義,大廈將傾,自己做了老大,卻保不住這天下。

對於李師道的安排,賈直言已無力反對,不過想想這種安排也算不得什麼,捧的越高,反而更容易控制,都知兵馬使,內院軍兵馬使,揚刀軍兵馬使,哪一把交椅是好坐的,三人出身卑微,資歷淺薄,何德何能坐的穩沒有他這個主持軍政事務的左判官的手令,他休想調動一兵一卒。

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此時的淄青已與往日不同,各軍的混亂已經打到了頂峰,以淄青最精銳的內院軍為例,自皇甫尖、皇甫圓兄弟受韓啟月牽連被免職後,便陷入了嚴重混亂,到裴仁靜接手時已經潰爛不堪,原來的軍將因為皇甫兄弟的去職而感到寒心,紛紛離去,臨時抽調來的將士,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亂成一團。

裴仁靜無心去整頓軍務,一味以利害收攬人心,竟也抓了一些兵權在手,這些兵馬打著誓死保衛李師道的名義大肆排斥異己,竟把節度使府控制的鐵桶一般,連賈直言本人也被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生死榮辱不過是裴仁靜一句話的事。

裴仁勇、裴仁渠二人也沒閒著,藉著新身份在城內聯絡故舊,招募死士,打著與官軍血戰到底的旗號,為反戈一擊積極做準備。

裴家三兄弟的所作所為卻因銅虎頭的潰散,得不到任何的監督和制約,李師道、賈直言兩個人也被矇在鼓裡。

李公度憤而離開軍府,隱身宅中不出,家兵家將和豢養的一批死士,將他的家宅保衛的鐵桶一般,宅中廣蓄糧草,家人非令不得出門,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