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數和林英對視了一眼,俱露出驚訝不解的表情。
李茂不管這些,喝了口茶,問二人道:“京中盛傳皇太子身體欠安,是否有真事?”陳數道:“尚無確切訊息。”
“此事要特別加以關注。”李茂交代了一句。
陳數和林英認真地記錄下來,林英道:“太子門客王叔最接近皇太子,若能接近此人,對我們十分有利,後日是他母親七十二歲壽,請院主攜卑職一同道賀,卑職定設法與王宅搭上關係。”李茂點頭應允。
二人去後,同知張賀年、判官鍾健、陳如同又先後過來請示彙報。
李茂對三人十分尊重,一般的應酬統統委託三人出面,既示重用,又能讓自己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脫身,集中精力辦一些要緊的大事。
對李茂的這份尊重,三人銘感於心,辦事盡心盡力,務求完美。處理完日常雜事,見院中無甚大事,李茂準備離開,赴蘇景之約。
蘇景是他大舅哥,對他這個妹夫還算照顧,李茂剛做院主時,長安地方有人故意刁難,是蘇景出面幫其維持,這種趁新舊官員交替之際打秋風的行為,是長安為官者的一劫。
如何應對,也是衡量官員能力的重要標杆,因為有蘇景的幫助,李茂平穩過關,幫他很快在進奏院樹立了威信。
平心而論,李茂對這個大舅哥還是頗為欣賞的,蘇景儒雅、機敏、現實、幹練,與蘇卿有諸多相同之處,而與蘇卿相比為人又隨和的多,沒有蘇卿那種咄咄逼人的強勢。
去的是平康里的趙丸兒家,長安人喜歡將ji館以鴇母的名字命名,這趙丸兒家就是一個叫趙丸兒的**開設的ji館,她本人原是名震平康里的當紅歌ji,年老色衰,退隱江湖。
沉寂了一段時日後,靠著悉心**的幾個女兒重出花場,混的風生水起。
蘇景是這裡的常客,身為監察御史,蘇景不想與淄青的官吏搭上關係,見面的地點約在這裡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趙丸兒家的明堂裡暖烘烘的飄著酒香,做院主以來,李茂多次在這種場合下應酬,各種規矩熟透,早已沒了初來時的拘謹。
不過這次見的是大舅哥,李茂還是留了幾分小心謹慎。
蘇景穿著一身士子常穿的圓領綢袍,挽著一個道士髮髻,李茂來前他已經喝了不少酒,臉頰紅撲撲的,眼睛晶晶發亮。
因為跟趙丸兒熟,蘇景也沒有隱瞞李茂的身份,趙丸兒知道連襟倆約在此處見面是有要事要談,就拍拍巴掌,招呼姑娘們出去更換衣裳,準備歌舞。
房中無人,蘇景道出找李茂的原因,他要借一筆款,一筆用來買官的鉅款。
他在御史臺做了兩年監察御史,本有機會做中書省主書,卻被人橫插了一槓子打發去將做監做丞。中書省主書官階從七上,將做監丞官階從六上,從正八監察御史直升從六將做監丞表面上看是破格使用,但實際將做監丞的含金量並不及中書省主書。
“自涇師之變後,今上一味**信宦官,內諸司使權力膨脹,肆意侵奪諸寺監的職權,將做監的職權已被侵蝕的面目全非,我這個監丞本來是負責軍器製造,而今軍械製造全歸軍器使,將做監早成了庸官寄祿之所。”
蘇景的牢騷,李茂感同身受,眼下的官場使職盛行,尚書充節度使領兵鎮守地方,左右衛的大將軍負責挖掘河渠,負責督造河渠的工部侍郎,又有可能帶同平章事銜幹起了宰相的活。做侍御史的,連御史臺都沒去過,卻在藩鎮派駐上都的進奏院裡主持院務。
這年頭當什麼官不重要,重要的是幹什麼事,官職很多時候只標識階級、地位的高低和俸祿的多少,並不能反應手中的權力。
蘇景由監察御史轉任被軍器使監控的將做監,難免有些失落,發發牢騷也在情理之中。(論文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