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家事雖然尷尬,到底還能解決,李茂另有一件家事,夾雜在公事裡面,卻就不那麼好解決了。
定都長安都快兩年了,遠在渤海的田萁還不肯歸來,書信往來中,竟搬出了皇后蘇卿昔日的一件隱秘醜事做要挾,要求李茂將李遵送往渤海,然後她才回長安之意。
以前南方未平,李茂奈何不了他,現在天下粗定,李茂愈發不能容忍了。
他叫來鄭孝章、常木倉、秦鳳棉、李國泰四人,直言道:“龍泉、安遠兩道遠隔萬里,朝廷統治鞭長莫及,朕準備讓李遵就藩鎮國,做名副其實的渤海王,永鎮海東之國。李遵入龍泉府之日,你們要為朕帶回一個人來,這件事你們四人計較,務必給我一個答覆。”
四人領命,著手準備。
母大海、李璋、李銘統帥的南征大軍由嶽州南下,在潭州與湖南軍會合,在郴州與江西軍會合,攻破韶州,沿江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劉鶚吹噓的十萬漢軍不堪一擊,煙消雲散。廣州城被圍,偽漢王劉鶚棄城而走,泛舟海上,母大海出賞格萬金,南海海盜應命,擒劉鶚及家眷獻上。
母大海分兵向西,與盧楨會師於梧州,合兵席捲容、邕、桂三經略使管地,李茂合三地為一道,設桂州節度使,以母大海為節度使兼任安南都護。
遷李璋為嶺南節度使。
李銘凱旋迴京,獻俘於太廟前。
大興二年秋冬之交,龍泉道境內發生民亂,地方不能平復。
大興三年夏,以左威遠軍大將軍、虢國公、遼東節度使王儉為龍泉道安撫大使,左衛軍大將軍、萊陽郡公馬雄安、渤海郡王李遵為副使,起兵兩萬東征龍泉。
大軍壓境,龍泉、安遠兩道戰戰兢兢,頓時陷入混亂之中。
……
龍泉府城南一處並不起眼的宅邸外,遊弋著數十名勁裝大漢,戒備森嚴。
十輛黑油布馬車一字排開停在牆外的巷子裡,這條巷子算不得繁華,卻也絕非人跡罕至,人們日常從這裡路過,只知牆高,牆內竹林,清幽鳥鳴,料必是個大有來頭之人,到底是何身份卻不得而知,即便是在龍泉府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也知之不多。那些浮游在龍泉府的上層,自詡內外通吃的精英人士則對這座宅院充滿了敬畏,輕易是絕不敢靠近的,因為他們知道這裡住著的是渤海最有權勢的人。
田萁早起梳妝後,就慵懶地坐著,而非像平日那樣開始一天的忙碌,她在等一個人,這個人卻遲遲未至。
侍兒小茗因為聰明伶俐,連連升遷,已經是她最得力的助手,算得上是心腹,她知道田萁在等誰,也知道這個人的到來會給她以後的生活帶來什麼,她有些緊張,還有些莫名的恐慌,她雖然只有十六歲,卻已經是龍泉府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了,她的權勢來源於她傾心侍奉的人,但今天這個人也呈現出了頹勢,因為有兩個人將從遙遠的長安過來。
龍泉府一直孤懸在外,她們就是這裡的主人,她們輕飄飄的一句話能讓刺史、將軍們熱汗淋漓,也能讓桀驁不馴的部族首領們俯首帖耳,她們就是這塊土地的主宰,這種關係是她們費盡心力用強力征服來的,而非任何人的施捨。
她們根深葉茂,風雨不動,雷劈不倒,為何卻被兩個長安來客逼的如此無奈?
小茗想不通,她相信很多人都想不通。
她再度出門察看,院子內外都是她調來以備不測的人,他們都是龍泉府的精英,都有以一敵十的本事,悍不畏死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