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蟻賊>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9 暗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補天手段略施展 39 暗流 (2 / 2)

鄧舍見他到來,放下了書,笑道:“老李、老李,我多難得能有會兒閒暇,偷些空。你就又來擾我。是又怎麼了?濟南、棣州?濟寧、高唐州?抑或還是晉冀?又是哪裡出現了緊急的情況?你且先坐下,再說來。”

亭中一個石桌,兩個石墩。就像是姬衝不敢騎馬入他府內一樣,他也同樣的不敢在鄧舍面前落座,口中謝恩,站立不動,弓著身子,陪笑說道:“本不該在主公難得閒暇之時前來打攪,只是實因事關重大。”

“噢?到底何事?”

“這,……。”

鄧舍瞭然,揮了揮手,示意侍女與那兩個侍衛軍的百戶退下。李首生只看他們去的遠了,方才開口,壓低了聲音,說道:“昨天夜裡,臣聞悉,何必聚又來了益都。經過半夜與今天一個上午的調查,發現了一件事。”袖子中取出一疊文書,恭恭敬敬地呈給鄧舍。

鄧舍接過來,開啟略看一眼,本來輕鬆的神色漸漸變得嚴肅:“柳前街?……,何必聚。”

“柳前街乃是士誠舊臣的聚住區。臣在那裡,安插的有眼線。何必聚昨晚一夜之間,去了三個士誠舊臣之家。最長的,說話有一個時辰;最短的,說話也有兩刻鐘。他與士誠舊臣說話的具體內容為何,雖然臣還沒有調查出來,但就止他一夜連去三戶、對談的時間還都不短,臣以為,此事便大有可疑!”一說及公事,李首生的面色便又陰沉下來。

鄧舍皺了眉頭,說道:“早在王士誠才得益都不久,何必聚就來益都了。吳國公派他來給小毛平章燒飯,常出入小毛平章與士誠的府上,他與士誠舊臣本來就多有相識,卻也不值得奇怪。既然相識,他且又時隔數月,再次來到益都,順便去探訪一下舊日的相識們,互相見個面,彼此說說話,卻也更是實屬尋常。這沒有甚麼好大驚小怪的。……,問題的關鍵是,他這一次又來我益都的目的,你查出來了沒有?”

“臣、臣還在查。”

鄧舍點了點頭,先不說話,又將李首生送來的情報從頭到尾地細細看了一遍。看完了,隨手放在石案上邊,說道:“你這份情報沒多大用處。看起來很詳細,何必聚幾更幾點去的誰家,又幾更幾點從誰家出來。一,他們談話的內容你不知道;二,他來益都的目的你不知道。他的行動、他的活動,你調查的再清楚,有何用處?”

“是,是。”

“當然了,我也並非不通情理。你說你昨晚才知道的訊息?只用了半夜半天的功夫,你就能把何必聚昨天一晚上的活動摸得這麼清楚,辛苦了!”鄧舍站起身來,負手在亭內踱了幾步,打量了一下李首生的臉色,笑道,“瞧你眼圈發黑,聽你說話聲音沙啞。昨晚上,怕是又一夜沒睡?”

“臣職責所在,一夜沒睡正常。可是卻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何必聚的來意,實在有愧主公信用。”

“你是軍中的老人了,我的老兄弟了。我不信用你,還能信用誰?你現在管著通政司,就是我海東的眼睛、就是我海東的耳朵,就是我的鷹犬!盡心盡責是對的。但是話說回來,你也要愛惜身體。現在咱益都外有強敵,等徹底收拾了察罕,我還想著仍像以前,約齊了咱們的老兄弟們,在一起喝喝酒、說說話,豈不快活?若是有朝一日,能平定戰亂,更好!你想過沒有?到那個時候,咱們君臣歡樂,同享太平,共同好好地過上幾十年的富貴生活。你說,是不是想著就美?豈不會是更加的快活!”

李首生綻出笑容,心中感動,說道:“臣不敢欺瞞主公,臣也倒是從來沒有想過以後。只是有時候卻也會忍不住就想,就像主公說的那樣,要是什麼時候能仍舊還是像在雙城時一樣,能仍舊還是像從前一樣,時不時地可以與主公在一起喝喝酒、說說話。臣也就心滿意足了。”

“哈哈。想尋我說話、喝喝酒還不容易?我的燕王府就在這裡,你隨時來,我隨時備下好酒。我現在雖是燕王,但我更仍然還是你們的老兄弟。更仍然還是從前的‘舍哥兒’。”鄧舍與李首生敘過從前,話題一轉,說道,“有關何必聚此事,你們通政司要繼續追查下去!直到把他的目的找到為止。……,你有沒有做過推測?猜猜他是為何而來?”

“以臣推斷,何必聚今番又重來我益都,所為者,不外乎三件事。”

“說來聽聽。”

“其一,我海東才擊退察罕,吳國公派他來,也許是為了探知我益都內部的虛實。其二,前陣子聞報,安豐朝廷派了使者來我海東,現在還在路上。也許,吳國公也得知了這個訊息,所以派何必聚來,打探虛實。其三,……,其三,何必聚一來,就接連去見士誠舊臣,也許,也許?”

“也許什麼?”

“王士誠清州一敗,生死至今不知,下落至今未明。會不會是?”

鄧舍停下了腳步,問道:“會不會是什麼?”

“會不會是王士誠沒死?也許吳國公探知了他的下落?所以,派何必聚來先打個前站,夜訪士誠舊臣?”

清州一戰後,王士誠下落不明。這早成了海東上下的一個心結。通政司曾經有過三番五次地明察暗訪,幾乎把清州、乃至整個益都都翻了一遍,動用的人力何止千百,卻是連王士誠的一根毫毛也沒找著。民間有傳言,王士誠當了和尚。趙忠總理益都諸教事宜,也配合通政司,把益都所有的山頭、廟宇都跑了一個遍,也是連半點的王士誠的人影都沒見著。

百尋不見,李首生很早之前就開始懷疑,王士誠是不是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這不但是海東的心結,更也是他的心結。甚至就在鄧舍都已經不再把王士誠的下落當回事兒之後,他還是百折不撓。簡直已經快要到風聲鶴唳、捕風捉影的地步了。鄧舍沉吟片刻,搖了搖頭,笑道:“何必聚絕不會是為王士誠而來。”

“為何?主公就能如此肯定?”

“自經察罕一戰,我海東在益都根基日穩。士誠舊軍殘破凋零。所存之精銳大多也都已被我調去了海東。即便士誠未死,又能如何?何必聚去見一見士誠的舊臣,指望幾個文臣,翻得出什麼風浪?”

“那對何必聚見的這幾個士誠舊臣,要不要?”李首生做了個手勢。

鄧舍斷然拒絕,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過見了見舊日的老友,萬萬不可因此便大動干戈!沒有我的命令,你們通政司絕對、禁止、不許去驚動這幾個人。私下、暗中的調查可以,這正是在我想要打算‘重塑士風’的時候,沒有真憑實據,絕對不能妄動大臣。”

“是。”

“你且下去吧,好生調查。若有發現,隨時可來見我。……,還有,估算時日,安豐使團大約也快該到了。除了何必聚這件事外,你再選幾個得力的好手,若能在他們抵達益都前,先將之來意探查出來,最好不過!”

“是。”

“你去吧。”

李首生躬身彎腰,倒步趨退,直出了亭子,方才轉過身,自出府而去。

被他這麼一攪合,鄧舍也無心看書了。在亭內待了會兒,又把李首生送來的情報文書翻來覆去瞧了兩遍,喃喃說道:“朱元璋,朱元璋。”他心中明白,察罕若是眼前的勁敵,那麼金陵便必然是日後的強敵。一個詞浮現腦中,他不由地想道:“臨淵履深。”打天下的路,本就步步艱難。

冷風吹動了他的衣襟,他暫把憂煩放下。金陵尚遠,且說察罕。畢竟,只有先順利應對了現在,才有可能從容面對將來。喚來侍從,他緩步出亭,轉入後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