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總摩挲著下巴尖看完全程,而後蹭到徐隨珠身邊:
“嫂子嫂子!我突然想到個投資的好渠道。你說現在電腦多貴啊,絕大多數人家都買不起。裝電話的也沒幾戶,光買電腦還不能上網,得和電話配套,這麼一來戶數就更少了。可有點什麼事靠寫信、拍電報多費時間啊,你說咱們要是在縣裡開個電腦房,給想要視訊聊天的年輕人提供個安靜的場子,費用按小時收取,會有生意的吧?”
這不就是網咖的雛形嗎?
徐隨珠似笑非笑地瞅了他一眼,直看得傅總差點跪下喊爸爸。
他錯了!
以後得罪誰也不能得罪搖錢樹、聚寶盆!
網咖在千禧年前後還是火過一陣子的,畢竟電腦的普及沒這麼快。
徐隨珠猶記得她表姐考上大學那年正好是千禧年,那會兒學校機房的電腦數量有限,一到期中、期末學校周邊的網咖就特別吃香,很多學生的計算機作業、科目論文、畢業論文等都是在網咖裡熬通宵敲出來的。
眼下才九五年,五年時間,足夠網咖在城市裡立足了。
有錢大家賺。
對這個專案感興趣的都被傅總拉攏了商量。
李太太挺感興趣的,但畢竟是小投資,她索性自掏腰包,沒透過李家投資團。不過,她推說不懂,除了提供ICQ正版軟體,不參與任何經營和表決。
曲紅蓮和陸馳凜也說不懂這一塊,只願當個閒散股東。
於是,五方人馬匯聚到一起,投資額不缺,但經營模式等諸多燒腦子的決策,最終還是落到了徐隨珠和傅總兩人頭上,得他們合計著敲定。
陸大佬在生意方面一向不干涉孩子媽,最多給點建議、出出主意。
於是,李光信運來的電腦收到沒幾天,“五方網咖股份有限公司”就這麼雷厲風行地在餘浦小縣城成立了。
名字是徐隨珠促狹提議的:“五家股東,不如取作‘五方’?”這讓她想起了後世好吃的五方燒肉。
大股東傅老闆本就是個取名無能星人,聞言立馬拍板:“這個不錯!比我想的四海網咖好聽。四海有點普通。”
於是,“五方網咖”這個名兒不出兩分鐘就敲定了下來。
第一家“五方網咖”預備開在餘浦縣聯營廣場斜對面,附近有一中、二中等學校,居民樓也很集中。
這邊先看看經營效果,還行的話,到省城也去開一家。那裡高校雲集——省師大、體校、職技校……多的是趕潮流的學生客。
當然了,因為接待的顧客多半是學生,網咖裡的秩序肯定也要管好,譬如吸菸要去吸菸區,不允許室內烏煙瘴氣;譬如牆上多張貼一些鼓勵學生透過網路找資料、學知識的宣傳語,減少遊戲等不良體驗的誘導。
嗯,“五方網咖”的畫風就是這麼清奇——致力於打造一個積極健康的文化傳播機構。
峽灣中學的師生聽說後,跑來問徐隨珠什麼時候峽灣鎮上也能開一家網咖,他們也想透過網路找資料、會朋友。
徐隨珠笑著說:“網咖不急。但學校已經在考慮建電腦房了,以後高中課程會增設一門計算機,平時也會定時向學生開放,查資料、寫郵件一類的日常操作,不用出校門就能體驗到。”
其他學校聽說後酸得直冒泡。
可誰讓峽灣中學錢多呢!沒見人家捐個款都趕上全國十強企業的大手筆了。建個電腦房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