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道姑翾楚> 第六百九十四章:戒殺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九十四章:戒殺生

翾楚說:“照這樣說來,我們還是在面對大自然,老天的饋贈之時,惜福,在缺營養的時候,吃一點,不缺的時候,也要減少不必要的殺生,才不辜負老天對人的饋贈……”

鍾離權笑道:“哈哈哈,終於明白我們修行人,要做什麼了,呵呵,人的衣祿都是天註定的,一輩子吃喝多少,你提前吃完,命數也就盡了!”

翾楚驚奇道:“呀!這麼說的話,我要是一輩子只能吃一百隻雞,或者我一輩子吃一萬隻雞,呃,一百隻有點太少了,那我吃完一萬隻雞,要不就當乞丐,從此吃不上雞肉,要不就死了唄!命盡了……”

鍾離權笑道:“哈哈哈,正是如此,所以我們提倡人,大多數人只要是懂得這個道理,都要知道惜福,特別是我們修行人,更要懂得這天地萬物之間的相互依賴的生存幻境……”

翾楚笑道:“呵呵,這個我知道,就像天災人禍時候,瘟疫之源,都說是某些野生動物,攜帶病毒,結果,就有那麼一群不懂得惜福,也不知道自己活著和這些動物其實是平起平坐的,還有煽動大眾,讓把這些野生動物全部給消滅,如果說是把這些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全部消滅的話,那這些動物身上的病毒無處寄存,這最終是要侵害人類的……”

呂洞賓笑道:“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才是對的……”

鍾離權道:“呀!你這女娃,沒想到,居然這麼聰慧,我只說一個故事,沒想到,你卻指出問題根本,這麼多的見解和開悟……”

呂洞賓笑道:“師父也別誇她,免得她飄飄然,不知所蹤!”

翾楚笑道:“現在已經是飄著的,還怕什麼,對了師爺,我們要怎麼勸別人少殺生呢?”

鍾離權道:“道教戒律書《殺生七戒》中記載了不能殺生的七種情況,更加應該注意。”

翾楚說:“哪七種情況?”

鍾離權道:“世人食肉,鹹謂理所應然,乃恣意殺生,廣積冤孽,相習成俗,不自覺知,真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也。計其迷執,略有七條,開列如左,餘可例推。”

生日不宜殺生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己身始誕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是日也,正宜戒殺扣齊,廣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獲超生,見在椿萱,增延福壽。何乃頓忘母難,殺害生靈,上貽累於親,下不利於己,昔唐太宗萬乘之主,生日尚不為樂。本田舍翁多收十斛粟,乃賀客盈門,歡晏累日,不知其可也。世有生日,飯貧誦經、修諸善事者,亦賢矣哉。

呂洞賓笑道:“生子不宜殺生,凡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不思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我子生,令他子死,於心安乎?夫嬰孩始生,不為積福,而反殺生造孽,亦太愚矣。有一獵人,暮夜大醉,視其幼子為獐,礪刃將殺之。妻泣諫不聽,竟剖其腹,出其腸。已而安寢天明,呼其子,與入市鬻獐肉。妻哭曰:昨汝所殺者,子也。其人舉身自擲,五內崩裂。噫,人畜雖殊,愛子之心一也,安可殺歟。營生不宜殺生,世人為衣食故,或畋獵,或漁捕,或屠宰牛羊猜犬等,以資生計。而我觀不作此孽者,亦衣亦食,未必其凍餒而死也。殺生營生,神理所極,以殺昌裕,百無一人,種地獄之深因,受來生之惡報,莫斯為甚矣,何苦而不別求生計乎?嘗觀見屠羊者,垂死而口作羊鳴;賣鱔者,將亡而頭如鱔齧。此二事,近在鄰居,即非傳說。我勸世人,若無生計,寧丐食耳,勿得造殺而生,作此冤孽也。”

鍾離權道:“宴客不宜殺生,良辰美景,賢主嘉賓,蔬食菜羹,不妨清致,何須廣殺生命,窮極肥甘,笙歌饜妖於杯盤,宰割冤號於砧幾。嗟乎,有人心者,能不悲乎?若知盤中之物,從砧幾冤號中來,則以彼極苦,為我極歡,雖食且不下嚥矣,可不悲乎。祭先不宜殺生,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掃,俱當戒殺,以資冥福,殺生以祭,徒增孽耳。夫八珍羅於前,安能起九泉之遺骨,而使之食乎?無益而有害,智者不為矣。或曰:梁醜帝以麫為犧牲,世譏其使祖宗不血食。噫,血食未必珍,蔬食未必惡,為人子者,貴乎慎修其身,而不覆先宗祀,斯善矣,奚取於祀之必用血也。禴祭勝於殺牛,易垂明訓;牲養猶為不孝,聖有嘉謨。奚取於祀之必用血也。祈禳不宜殺生,世人有疾,殺牲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兔死而求生也,殺他命而延我命,逆天悖理,莫甚於此矣。夫正直者為神,神其有私乎?命不可延,而殺孽具在,種種y祀,亦復類是。經雲: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可得,所謂命不可延,殺孽俱在也。種種y祀,如殺生求子,殺生求財,殺生求官等,及其得子、得財、得官,皆本人分定,非鬼神所為也。偶爾滿願,遽謂有靈,信之彌堅,行之愈篤,邪見熾然,莫可救療,悲夫。”

翾楚說:“這些樁樁件件都是有道理的……”

鍾離權道:“最後一件,婚禮不宜殺生,世間婚禮目,問名納釆,以至成婚殺生,不知其幾。夫婦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殺,理既逆矣。又婚禮,吉禮也,吉日而用兇,事不亦慘乎。凡人結因,必祝願夫婦諧老,爾願諧老,禽獸願先亡乎?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燭,思相離也。爾以相離為苦,禽獸以離為樂乎?信乎,婚之不宜殺矣。如上所列,若能全戒,善莫加焉。如若不能完全遵守,可量力而為,或去四、五,或禁二、三。除一事則消一孽,減一殺則杜一冤。積養慈心,漸入佳境。得覽此文者,更望展轉流通,互相勸化,能勸一人不殺,如救百萬生靈,勸至十人、百人,以及千萬億眾,陰功浩大,善果無窮!”

翾楚感恩道:“師爺高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