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道姑翾楚> 第五百七十八章:何謂開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八章:何謂開竅

年復說:“你說我們說這些,修仙得道的功法,還是事情,都是屬於玄學神秘而讓人無法接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普通凡人,就更難聽過了!你說有沒有一種接地氣一點的修道之法呢?大家聽了之後都覺得容易接受一點,好多人覺得太過神秘,也許就放棄了呢!”

蕭天樞笑道:“呵呵,街上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如果說大家都理解的了,那所有的人都修仙得道去了,誰來幹活誰來做煩人呢,再說了所有的人都設想得到,成了仙人的話,天庭的位置豈不是擠的沒處呆了!”

年復說:“呵呵,應該跟地球比的話,應該比地球很可能大吧,那樣的多的星體和宇宙加起來,難道不如一個小小的地球嗎?這麼多人上去也應該能住得下吧?”

蕭天樞說:“但是住得下,那大家一起過去之後豈不是都一樣,再說了所有的人難道都有這樣的工作,能去做神仙嗎?那神仙也太沒什麼意思了,就跟外星人一樣。”

年復說:“那照這樣說的話還是有所不同,還是有一點和凡人不一樣的地方,所以是為了保持神仙的神秘感,才弄得這個樣子吧?”

蕭天樞說:“呵呵,你說的,怎麼能是為了保持神秘感呢?主要是大家都沒有見過人,還是覺得沒有見過的東西,就覺得特別神秘,哪一個人司空見慣的東西,會覺得神秘呢!”

年復笑道:“呵呵,那我的想法就有點狹隘了,有些時候想的有點多了吧,哈哈哈哈……”

蕭天樞說:“修道的人遠不止這麼被動地接受“生氣”,修道的人可以“開竅”。開發人身上的竅門、竅點,相當於安裝了“訊號放大器”,不但能接受到天的“生氣”、地的“地氣”,還能接受人的“人氣”。”

年復笑道:“原來我們平時說的開竅,在修仙得道,上面發明的詞呀,叫做開竅,這修道的時候要怎麼開竅呢?”

蕭天樞說:“修道必定要學會“開竅”。全部修道不過就是修一個“靜”字,心靜意靜。但修靜的方法是什麼?靜修的方法就是開竅,就是學會開竅。但是“開竅”這件事,古人叫“千聖不傳”。為什麼不傳呢?過去的說法是避免傳給“非人”,非人當然不是指鬼神或者畜生,而是德行修養不好的人。”

年復笑道:“所以說法不輕傳?”

蕭天樞說:“嗯,所以要“慎傳”,免得傳給了心術不正的人。但以我這一生的經驗來看,人有一個毛病,就是“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不搞得神秘一點,隆重一點,人就覺得“便宜沒好貨”,反而不當回事。另一方面,古人自稱自己怎麼怎麼樣,他們真的就那麼境界高尚,所以才“自珍其寶”,門戶森嚴?我現在覺得,這事也不一定。我年事已高,我是無所謂,只要大家肯學,我沒什麼可藏著、掖著的。真要修道,必先開竅。開竅一定要“用訣”,這個訣是秘訣,一般人他是不傳的,叫“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古人說“給我十兩金,不傳一口意”啊。訣是一種用“意”的方法,他為什麼不傳呢?因為他要傳給有德者。那修道怎麼辦呢?要開竅,得懂得秘訣啊。其實訣大多隻有幾個字,非常簡單。大道至簡,非常容易,上手容易堅持難,秘訣本身一點都不秘。人身上有無數接受宇宙自然“生氣”的地方,也有接受社會生靈“人氣”的地方。比如,凡是骨頭連線的地方,都能接受天的“生氣”,也就是關節都能接天的“生氣”。簡單吧?簡單,這就是一句秘訣。”

年復說:“開竅又有什麼功能呢?”

蕭天樞說:“我們身上的這些竅,不但有接受功能,而且還有發射功能,就是說還能發出“氣”來。有個修行不錯的姓楊的老太太,如果活著的話今年將近100歲了,她甚至可以用屁u發功,有腳心發功。這個功夫就深了,所謂人身無處不丹田了。但是,我們大家要特別注意,修道常用的竅位,它和經絡學上的穴位是不一樣的。如果一樣的話,也就沒有“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的說法了,大家根據書本練習不就得了?不行,看書修道是不會成功的。所以二者有相當大的差別,不要搞錯了。穴位是人體經絡裡面的小發電站,人身體的穴位相當於生物發電站,這些生物電在穴位裡產生然後沿著經絡執行,影響人體生化反應的方方面面。它有一定執行週期,大約每晝夜執行五十二圈。所以中醫裡用電的良導體——金屬的針來針灸,道理就在這裡。修道要開的竅,則多半與人體產生激素的腺體有關。大體上,我們修道常用的有九個竅,這九竅可不是穴位,它們大都跟人體裡的激素,以及激素所在的腺體有關。比如,這裡四個竅,集中在腦袋上,這主要是接天的“生氣”的。這四個竅:一個是“頂竅”;然後是“意竅”,又叫“上丹田”;第三個叫“玉枕竅”,又叫“神竅”——注意啊,可不是玉枕穴;還有一個呢,叫總竅,是非常重要的竅,也叫“泥丸”。這個就是有些道書上說的“泥丸宮”,實際上是人的腦垂體,統管我們的內分泌,可以自動調整我們身體的各項功能。就人體激素分泌而言,它相當於中樞,它就像花生米這麼大,但作用很大,所以這個又叫“總竅”。”

年復說:“這四個竅是幹什麼的?”

蕭天樞說:“呵呵呵,總有它的用處的呀!這四個竅是接“天氣”的,或者說接“生氣”的。前面我們講過,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接宇宙天體的“生氣”,天人是合一的,天人是互相感應的。人類是離不開天體的“生氣”的。你能不能進入修道的殿堂,要看你能不能大量高效地接受天上的“生氣”。開啟這些竅,你才能大量地接天上的生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