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道姑翾楚> 第四百九十三章:列子乘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九十三章:列子乘風

翾楚說:“我還是不喜歡這個趕路的方法,有點土行松的感覺……”

呂洞賓笑道:“土行孫怎麼了?不好麼?”

翾楚說:“呃,也不是不好,就是長的有點醜了!”在這個顏值至上的時代,醜可以說明一切。不過師父能不能聽得懂就不知道了!

呂洞賓笑道:“哈哈哈哈,原來是顏值不高惹的禍呀?”

翾楚疑惑瞪著大眼睛,心想,師父,到底是怎麼知道自己想的這些的?呃,不對,師父怎麼知道顏惹的禍這個說法的!

呂洞賓笑道:“哈哈,不要胡思亂想了,你們現在這些孩子心裡想的什麼,我還不知道嗎,你那個手機我又不是沒用過,都是看長相吃飯的,顏值至上我早都知道了……”

翾楚說:“呵呵,我以為師父會讀心術呢!居然連我心裡面想什麼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呂洞賓笑道:“呵呵,我自己的徒弟,我還摸不著我徒弟的脾氣嗎!騎驢還不知道順毛捋呀!”

“呃,師父,這都是哪跟哪呀,你這樣說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毛驢似的,多難聽啊……”

呂洞賓笑道:“嗯也是,師父不該這樣說你,……”

翾楚說:“師父剛剛說十種趕路方式,還有兩種沒說呢?”

呂洞賓笑道:“還有飛身託跡,和御風而行,其中飛身託跡,同樣為天罡三十六法之一,這種法術修行成功後可以憑藉肉身直接飛行,不需要藉助任何輔助之物,可以說也是一門相當高階的法門兒,還是根據修行者的修為高低來決定飛行速度和遠近,當然這門術法的起點更高一點兒,而且相比較而言也更方便一些。誒?我怎麼覺得我剛才說過這一種呢?”

翾楚偷偷捂嘴笑道:“那御風而行吶?”

呂洞賓說:“御風而行,御風是地煞七十二術之一,這門法術的起點更低一些,意思就是可以藉助風勢飛行,傳說中的道家真人列子馮虛御風指的就是列子御風而行。這門法術雖然起點不怎麼高,但是逼格卻是槓槓的,試想一下,原地乘風而起是什麼感覺,簡直酷斃了。列子最著名的本領是乘風。”

翾楚說:“呀,這個聽起來確實是最好最酷的,師父連酷斃了這個詞都會了?對了列子是誰?”

呂洞賓笑道:“你都在說,我怎麼不知道,列子他的本領是跟隨當時的大家壺子學的,但歷史上為什麼不說壺子乘風,倒是列子反而因此成名呢,我覺得可能因為壺子當時對風的利用還處在樸素的階段。《列子》這本書裡,有個尹生想跟隨列子學習御風,列子就給他講了自己當年跟隨壺子學習御風的過程,他經過九年的訓練,他做到了口中心中都不會有利害,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內外如一,體光通明,可以把眼睛當耳朵,耳朵當鼻子,鼻子當嘴巴,都沒有差別。於是心神凝聚,形體消釋,骨肉融化,不知不覺隨風飄浮,忽東忽西,最後也分不清是‘風乘我’還是‘我乘風’了。”

列子乘風,這個故事說明當時對風的運用還處在隨遇而安的境界,就跟一個羽毛在天空中飄一樣。但是莊子說列子御風而行,這個御字用得甚好,說明列子對這種技術進行了全面改進,乘風如同御馬,莊子還說他“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說列子飛起來輕盈美妙,十五天一個來回,這不是說明已經從必然王國上升到自由王國了。

但是莊子還是看不上列子,他說列子依靠風,還是有所憑藉的,不如“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這說明到了莊子的時候,神仙們對於飛行有了更高的要求,既然南華真人提出來理論了,道家的徒子徒孫們就開始研製起來。

所謂乘天地之正大概就是利用天地的自然規律,這個還好說,但是“御六氣之辯”的六氣是什麼就不好說了,出行了許多不同的解釋,有的說是“陰陽風雨晦明”,有的說是早上東方的彩霞、中午南方的陽氣、傍晚夕陽下的黃氣、夜半北面的沆瀣之氣再加上天玄地黃二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一點是公認的,那就是不要單純利用一種氣體,而是要利用自然界各種東西。

翾楚說:“莊子不是都說醉生夢死那種麼,他怎麼對乘風而行也有興趣了?”

呂洞賓笑道:“莊子的境界,後繼者們就像愛迪生試驗燈絲一樣,尋找各種材料。終於他們發現了一種輕便好用的材料:雲。這種東西真的太好了,首先自然界隨取隨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次這種材料非常輕便,非常有利於飛行。很快這種材料在神仙界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幾乎所有神仙都掌握了這一技能。”

翾楚說:“師父連愛因斯坦都知道?我去,這簡直是酷斃了……”

呂洞賓笑道:“不過,雲這種材料只是提供了一種飛行的憑藉,它本身是沒有動力的,拿什麼來驅使呢,還是得靠御風之術,利用風作為動力來驅使雲的前進。所謂“云為車兮風為馬”就是這個道理。《西遊記》第三十回中詳細描寫了豬八戒飛翔的樣子,“呆子收拾了釘鈀,整束了直裰,跳將起去,踏著雲,徑往東來。這一回,也是唐僧有命,那呆子正遇順風,撐起兩個耳朵,好便似風篷一般,早過了東洋大海,按落雲頭。”充分說明飛行是靠風力的。”

翾楚說:“師父說起來雲,我就想起來了孫悟空的雲,他那個一個跟頭就翻了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可不是開玩笑的……”

呂洞賓笑道:”孫悟空的雲,這麼說來跟原來的御風而行沒多大差別,實際上八戒這是順風飛,正好依靠風力,如果不順風,或者沒有風,他該怎樣呢?按說列子御風的方法肯定是有用的,但偉大的導師既然要求不要依靠一種動力,大家就開始尋找各種新的“能源”。最早大家想到的法子應該是從善於奔跑的動物身上借力,例如將馬的蹄子截下來安裝到人的身上,《山海經》上說有個釘靈國,這裡的人膝蓋以下都是毛,長著馬蹄,善於奔跑。這裡的人大概是最早的實驗者,似乎還成功了,但是透過這樣的外科手術將人和動物“嫁接”在一起,未免太粗暴了,這還不如長出翅膀飛呢,於是這種方法被淘汰了。到了三國時,《三國志》裡說釘靈國的人嘴裡的聲音如同大雁——完全的野蠻化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