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這件事情還是榮後再議吧,既然蔣銘已經落網了,現在最重要的是順著他這條線查下去,把他背後的人都一網打盡。”
建章帝表示什麼群龍無首,他要的是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朝中眾人也都明白建章帝的意思,紛紛高呼“陛下聖明。”
一場爭端就被建章帝這麼暫時按下,朝中的話題也從蔣銘是否該殺轉到了如果處理蔣銘留在民間的殘存餘孽。
從李肅的口中,他們得知了蔣銘這些年來在背地裡究竟都謀劃了些什麼,心下大驚。
雖然這蔣銘是前朝皇子,但一開始眾人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畢竟前朝已經滅了,他一個亡國皇子就算是意圖謀反又能有多大的能量。
但當他們從李肅口中得知,蔣銘多年前就已經和匈奴達成了協議,銀城私鹽案、黃河貪汙案都與他有關係之後,眾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因為蔣銘如今已經落網,他們更多的是氣氛。
他居然多年前就跟匈奴那群韃子搞到一起去了,好歹他家祖上也是這中原大地曾經的主人,居然和外族搞到一起了,簡直是恥辱!
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前天然就是一種敵對關係,農耕民族嚮往安定、和平,而遊牧民族因為天災人禍等種種原因,便會南下截掠。
二者之間是無解的死局,及時因為某些因素使得雙方進入放下刀戈,但也只能維持短暫的和平。
而這短暫的和平也是由兩個民族的血肉構成的,又怎麼可能會毫無芥蒂,所以兩族一直把彼此視為心腹大敵。
在大徵,反賊可能讓人覺得可恨,但是和匈奴人同流合汙,絕對會讓人唾罵、不恥、想要人道毀滅。
剛才還義正言辭地說蔣銘不能殺的幾位大臣的臉色也變了,這樣的人,要不還是殺了吧。
你說你想復國,你暗戳戳地復就是了,幹什麼要和匈奴人攪到一起,這樣的人簡直沒有底線,就他這樣的人要是真的成功了,那絕對是百姓們的災難。
梁松聞言冷哼一聲,他就知道這姓蔣的不是什麼好鳥,梁松瞪了趙立堅一眼。
趙立堅感覺自己也挺委屈的,他又不知道這蔣銘是這樣的貨色,要知道他是這樣的貨色,他怎麼可能會替他說話呢。
看著地下朝臣們難看的臉色,建章帝滿意地點了點頭,蔣銘的命嘛,他肯定是不會留的,一個為了自己的私心可以和外族合作的人能是什麼好人,他們最好看清這一點兒。
“李肅,既然是你們刑部抓的人,那後續的審問和調查也就交由你們吧。”
“臣領旨。”
看著李肅拱手站回隊伍的高大身影,這麼重要的事情,按理來說應該是交由三法司協同審理才是。
陛下居然只交給了刑部,眾人心中對李肅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又上了一層樓。
看來此事過後,還是得升啊。
這次應該就是進內閣了吧,二十多歲的內閣大臣,這李肅可真是能耐啊。
他們都看的明白,李肅現如今是要能力有能力,要青睞有青睞的,誰也不能阻止他在朝上走的越來越遠。
不能阻止,也就以為著不能得罪,最好是與之交好。
一想到李肅如今還沒有成婚,家中無妻妾,不少家中有女兒的大臣心中都開始琢磨了。
二十多歲的內閣大臣他們肯定是做不了了,但二十多歲的內閣大臣的女婿,他們還是可以想想的。
不過聽說李肅喜歡長樂郡主,這件事情還是得好好思量一下。
不過不管眾人心中怎麼想,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