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王爺點火。”徐妙雲讓小廝給朱棣遞上一支火把。
朱棣看了看徐妙雲,接過火把,面朝大家道:“多年來,有勞諸位替本王打理燕王府,今日是府中第一次共慶除夕,願新的一年和順美滿,平安喜樂。明日大家都休沐一日,如有想回家省親的,初五前可跟管家請假,另外,下個月所有人的月銀翻倍。”
下面頓時一片歡呼,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過年的喜悅,朱棣走到龍頭旁邊,用火把點燃了芯子,然後退到了徐妙雲身邊。
“王爺,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朱棣和所有的人一樣,都一眨不眨眼地看著漸漸燃燒的芯子,直到芯子全部燃盡,組成球的煙花剎那間同時綻放,迸發出五顏六色的華光,照亮了整個黑夜。
與此同時,還有一根芯子慢慢地燃燒到了龍頭,將固定第一個多米諾骨牌的繩子燒斷,之後便看到第一個多米諾骨牌倒了之後,不但壓倒了後面的蠟燭,讓蠟燭點燃了旁邊的煙花,還壓倒了後面的骨牌,以此類推,然後整條巨龍便一點接一點地綻放出火光。
與龍頭處煙花不同的是,這裡的煙花不會飛向天空,雖然只有一米多高的光亮,但勝在它持續不斷的煙火,將整個巨龍變成了一條火龍。
朱棣見慣了滿城煙花,範圍之廣,面積之大,也看過各種各樣的煙花,卻獨獨被今天的震撼。
他實在好奇,徐妙雲究竟是如何想到這等奇思,那一塊一塊的木塊單純憑藉擺放位置便有如此奇效,難道也是那江湖師父告訴的嗎?
徐妙雲見朱棣看得認真,知道他已看出其中玄妙,便拉了拉他,然後指了指屋頂。
朱棣會意,挑了挑眉,摟著徐妙雲的腰飛身上了屋頂,坐在這裡既能俯瞰火龍全景,又能仰望絢麗煙花,還可以看看眼前的美人,好不愜意。
一直到煙花散盡,院內的小廝丫鬟便三三兩兩去燃放別處的煙花,只留了朱棣、徐妙雲二人並排坐在屋頂,看著遠處的應天城。
“你是如何想到這主意的?”朱棣率先打破了寧靜。
“我師父告訴我的。”徐妙雲毫無愧疚的將鍋甩給了那所謂的武林師父,估計未來的日子裡,他都會成為徐妙雲的背鍋俠。
印證了自己的猜測之後朱棣便沒再開口了,只看著城裡的煙花明明滅滅,徐妙雲也安靜地望向遠處,感受著難得的寧靜。
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京城裡的煙花也越來越少,慢慢消失不見,子時的更聲響起。
“王爺,新的一年到了,臣妾祝您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朱棣並未回答,只是雙眼看向前方,似有所思的樣子。
過了一會,卻忽然開口:“累嗎?”眼睛依然看著遠處。
“有點,坐的時間有點久了。”徐妙雲伸了伸懶腰,甩了甩胳膊,有點沒跟上朱棣的節奏,還在好奇,朱棣怎麼不接我的話,卻突然問這麼一句?
“本王問的是,你在本王面前故作賢淑,一副溫婉嫻靜,累嗎?”朱棣轉過頭來,定定地看著徐妙雲的眼睛,一字一句緩慢深沉的說道。
徐妙雲知道,白天在傾華殿佈置王府的樣子被朱棣看見了,晚上宮宴又發生了那一大堆事情,自己之前想要低調而維持的淑女形象已經盡毀,所以,後來也就沒怎麼避諱,本色出演。
現如今聽朱棣這麼說,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也沒覺得什麼。只是望著遠方,一臉坦蕩和認真,淡淡地說了三個字:“為了命。”
朱棣看著徐妙雲認真深沉的表情,突然間不知心中是什麼滋味,“你一介女流,又有何妨?況且父王英明……”
“自古以來,哪一個功高震主的人能得善終?現如今天下雖定,大明雖興,可是北面依舊虎視眈眈,皇上依舊需要衝鋒陷陣的人,待我大明威震宇內,四海來朝的時候,又怎知不會狡兔死良狗烹?況且當今聖上英明神武,義薄雲天,與諸王一同平定四方,無人不服,可是太子殿下仁德慈善,待有朝一日,皇上……,到那個時候,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還會臣服嗎?連我都能想到的事情,皇上又怎會想不到呢?百年之前,定會為太子殿下掃平阻礙,你說,這時候的阻礙又是誰呢?我雖為女子,但自古外戚干政的事情還少嗎?遠的不說,就說唐朝,楊玉環得唐明皇喜愛,才有了楊國忠之亂,自己慘死馬嵬坡不說,還落得個千古罵名。更甚者,則天聖主一介女流,卻憑藉唐高宗的喜愛執掌一朝,雖說有承貞觀之治啟開元盛世之功,但終究是褒貶不一,只能空留無字碑教後人評說。”
說完這些,徐妙雲定定的看著朱棣,接著說:“但是,王爺您說,我大明會允許重蹈覆轍嗎?會允許有一個權大欺主的外戚嗎?會允許大明改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