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球員的跑動距離,比較常見的方法是透過熱成像功能的特殊攝像機實現。
一個標準足球場在比賽中往往有8臺這樣的攝像機來紀錄比賽全過程。在這些攝像機眼裡,球場長寬邊變為XY軸,球員的每一次點對點的移動都被抓取下來,而足球則多了Z軸(高度)。
紀錄下來的資訊會經過一套負責的分析軟體一一分解,最終把資料呈現出來。資料包括:跑動距離、平均速度、最大速度、瞬間速度、衝刺距離/次數、覆蓋區域、跑動熱點圖、持球時間、每個攻防回合參與時間、足球行進的距離、足球速度等等。
跑動距離未必與球技和最終比分掛鉤,但依然非常的重要,它主要反應了球員的體能狀況、球場上的活躍程度以及對技戰術的執行程度。每場比賽球員控球的時間平均只有35分鐘,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無球跑動。很多攻防機會都是透過無球跑動跑出來的。
很顯然,武三石的資料很牛逼啊。
這還僅僅是武三石的跑動資料,當布托看到武三石的巔峰衝刺速度時,再次有種吐血的衝動,衝刺速度居然達到了30.98公里/小時,這是一個相當優秀的資料,雖然不是頂尖,但也很強大了。
“怪物。”
他對武三石的評價就只有這兩個字。
他可以明顯看得出來,武三石融入球隊的速度越來越快了,最近幾場比賽,他一直在比賽中觀察著武三石的比賽資料,這一次,武三石的資料更加優秀了。
在短暫的更衣室戰術會議中,布托的話並不多,只是要求了兩點,第一點,帕蘭卡儘量在頭球爭搶中把球傳給武三石,第二點,地面進攻時,圍繞武三石來進行。
戰術意圖十分明顯了,就是要更加堅決地圍繞武三石來打。有什麼理由不讓如此積極的武三石成為戰術核心呢?
既然圍繞著武三石來打,那武三石拿球的機會就更多了。下半場比賽重新開始之後,西班牙人B隊的球風變了……
左路武三石和戈麥斯、馬奎斯的三角進攻,右路武三石和佩德拉薩、薩莫拉的三角進攻都打得相當漂亮,中鋒帕蘭卡反而更像是一個擺設,只是在前面吸引對方的防守火力點。
第66分鐘,武三石和佩德拉薩、薩莫拉打出漂亮配合,武三石拿球突入禁區右側,面對對方左中衛,武三石連續小碎步晃動,誘使對方犯規,出腳絆倒了他,武三石終於成功要到了點球!
不過點球依舊屬於帕蘭卡,帕蘭卡一蹴而就,比分改寫成了2:0。
兩球領先之後,西班牙人B隊踢得更舒暢了,第78分鐘,他們再次擴大了比分。
武三石回撤中場拿球,給左路的馬奎斯送上直塞球,這一次馬奎斯沒有拿球射門,而是冷靜的把球轉移給右路的薩莫拉,薩莫拉抽射遠角得分。
3:0,完美的主場大勝。
比賽結束後的第一時間裡,布托直接跑到球場攝像機監控室去了。
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武三石的全場資料……
“上帝,我真的不是在做夢?”
拿到全場資料的他,忍不住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
“全場跑動10.5公里。”
“最高衝刺速度31.6公里。”
“全場觸球次數80次,這是一箇中場球員的資料……”
怎麼看,每個資料都是相當華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