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它自然就有電池的特點,用得快,充電速度就跟不上來,消耗就快,儲存很快用光。
用得慢,充電速度跟得上來,就一直是滿狀態。
當然還有不同之處。
那就是靈石恢復的速度和靈石內靈氣的含量有關,靈氣越多,恢復速度越快。
靈氣越少,恢復速度越慢。
就好似滾雪球一樣,滾的初期很小,滾的後期很大。
並且靈石不同於電池,是自動的汲取天地之間無處不在的靈氣,自動恢復。
不需要額外的佈置其他設定。
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保持一定的低功率輸出,靈石就是一種永動機。
以這艘百丈大船為例。
它以一萬枚下品靈石驅動。
而一枚下品靈石儲存的靈氣可以轉化為一萬縷法力。
只要保持著一枚下品靈石每秒一縷法力的輸出,處在一階下品靈氣的環境中,下品靈石就不會枯竭。
也就是說,這艘百丈巨輪等於一千名煉氣一層的修士在每時每刻消耗法力進行驅動。
單是以功率而論,已經約等於三個蔣雲和。
當然,功率是功率,戰鬥力是戰鬥力。
能夠驅動一萬枚下品靈石的陣法必然是龐大的,其靈活性有著極大的限制。
跟隨時能夠超音速移動,並且超音速移動打擊的築基修士完全不能比。
但是,這樣龐大的造物也仍然讓無數第一次見到的人為之驚歎。
比如說方鈞。
因為他雖然來自於地球,但是前世他又沒有現場親眼見過航母。
也沒有見過巨型貨輪。
他還真是頭一次見到如此龐大的造物。
“這就是修仙界獨有的科技樹嗎?”
“其實以靈石這種獨特的能源和材料學,前世的一些戰爭造物,坦克、戰鬥機之類的未必不能造出來。”
“但是造出來有什麼用?難道用來維護統治嗎?”
“將自己的統治力深入基層嗎?”
方鈞早就發現了,修仙界的社會環境總體處於封建狀態。
並不是秦後的封建,而是春秋戰國,歐洲大陸這種封建。
從方家為主的鎮,再到雲煙閣分閣為主的城,再到雲煙閣、觀天宮、大河派三宗派這片界域。
一層層的將稅收收上去。